2
以前,老觉得记者是一个了不起在职业,记得二、三十年前有位同事成为了某报的记者,羡慕得不得了,觉得他一下成为了高于自己的人了。
以前,对报刊上和期刊上登载的东西深信不疑,以为都是真实的事情,虽然偶尔看到自己所熟悉的人上了报纸,被宣传得“面目全非”,完全成为了另一个人了,感到有点不解,但是总没有改变对报纸和期刊的整体看法,还是将它们看成是真的。
| 引用(0)
而今,入幼儿园难、入园贵成为了一个国家难以解决的问题,成为了政府、媒体和公众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件事情实在让人感到有点不解。这些天来,老百姓在抱怨,媒体不断以入幼儿园难、入园贵做为新闻的热点,我们这些人被记者作为采访的对象,政府在以改革学前教育体制和机制作为切入口,着意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在道理上先要解决好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 引用(0)
昨晚,上海的另一家报社又来采访我了,话题还是入幼儿园难的事情。一个国家,等到入幼儿园成为了问题,而且成为了公众关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说明政府在举办幼儿教育这件事情时,真的是有问题了,需要改变一下思路了。
这家报社的问题不同于先前那一家。问题起源于上海某县某镇,那里下令关闭了二十几家没有注册的幼儿园,并建议将这些幼儿园的生源可以到政府推荐的4所幼儿园去,老百姓对此多有微词。
| 引用(0)
8月10日,《解放日报》第7版发表了我与记者的一个对话。原拟的题目是“破解‘入园难’:共享重于品质”,结果成了“破解‘入园贵’,学前教育可效仿房地产调控”。看了这个新的题目,最初是吃了一惊的,看完文章后才松了口气。
新闻媒体老开这样的“玩笑”,这叫“抢人眼球”。
| 引用(0)
已经到了“处事不惊”的年龄了,对什么事情都不很在意,不容易产生什么情绪反应了。一个偶尔的发现让我心里有点微小的起伏,我发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居然写了500篇的博文,不管别人要不要看,别人喜不喜欢看,我还是我行我素,大致每两天写一篇。这就好比一个每天都要跑步的人一样,习惯了,不跑会有点不舒服,他不会在意别人如何评论他的跑步的。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