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而今,整个国家在关注如何通过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达成“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目的,以凝聚“中国力量”,光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一个命题作为回应“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涉及“文”是什么?毫无疑问,
| 引用(0)
所谓“立德”,就是树立德业。《左传》载“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 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 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的不朽。“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而今,中央已经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引用(0)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诚信施政具有警示作用。有些官员知行分裂,说一套,做一套,败坏了党风政风,失信于民。有必要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这对启迪官员的道德良知,遏制贪腐之风,推行廉洁政治,执政为民,取信于民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反腐制度的缺失,一些官员自欺欺人地高喊“为人民服务”的空口号,导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争取贪。
| 引用(0)
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在当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说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髓,是对陆九渊学说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是因为他的思想具有诸多的现实意义,能用以作为启迪今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王阳明的 “心学” 对增强当代我国文化自信和干事创业有很大裨益。
| 引用(0)
对于王阳明,各年代的有识之士多有褒扬,认为他的学说讲到问题的“点子”上了:
严复:“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启超:“知行合一之教,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最有名而且最有价值的一个口号。”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