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教育部即将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明确地写入了文件,可以看到久别了的“师道尊严”又回来了。
“师道尊严”出自《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也有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说的是,教师受到尊敬,其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以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引用(0)
这几天,网络上刷屏的热点之一就是教育部首次明确教育惩戒权。许多年以来,由于对“先进教育理念”,诸如“儿童为本”、“儿童为中心”、“对儿童的尊重”、“让儿童自由表现和表达”等的强调,人们逐渐发现了“教育惩戒”这个词汇在教育界已经消失了,甚至“沦落”成为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词汇了;人们也逐渐发现了由于缺失了“教育惩戒”,学生缺少了“规矩”意识和行为,教师缺少了“师道尊严”,
| 引用(0)
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一个换届仪式,我从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了,接替了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
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的工作,前后也有大约7年了,我先担任了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题研究中心首先专家,不到两年,转为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引用(0)
到沈阳,又到武汉,转了一圈,影响最深的是大街上“幼小衔接”的商店,回到上海,虽然看不见明目张胆地挂着类似招牌的地方,但是“暗潮涌动”,只是在地下而已,而且到处都有。
去年,我记得在接待原教育部王副部长时,我们俩人讨论过因为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下文不准在学校举办“兴趣班”,结果3:30放学后有些学生没有了去向,
| 引用(0)
前几天,去东北的沈阳,又到华中的武汉,转了一圈,观摩了多个幼儿园,听取了不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发言,还做了两场报告。一路上马不停蹄,赶了一个又一个场子,十分劳累,但是也看到了、学到了、悟到了不少东西。
影响最深的是,大街上出现了不少“幼小衔接”的商店,特别是在沈阳,更是多见。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