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幼童的创造性

| |
2008/04/17    00:21    4128    朱家雄 天真理论 不指定
    
    昨天,我在上海南汇区的东城幼儿园参加了一个由上海创造教育学会组织的会议,组织者让我就创造教育发表个看法。
    我不懂什么叫创造教育,我老听人说,幼童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他们没有清规戒律的束缚,他们富有遐想,他们可以“天马行空”,而衡量一个人创造性的指标,如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和发散性”等似乎与幼童的所思所想十分吻合。
    顺着这样的逻辑思维,我就会记起一个传说中的小试验:一个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个圆,他分别地到幼儿园、小学和大学,询问幼儿、小学生和大学生“这是什么?”幼童不假思索地报出了一连串的东西:苹果、梨、番茄、太阳、眼睛、鼻孔……;小学生说:句号、零和英语字母O;大学生说:一条曲率处处相同的封闭的曲线。讲完了这小段话,我总会对当今的教育太多趋同而不给儿童留有创造的空间给予一点批评。
    其实,幼童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基于他们头脑中更多的是自己的“天真理论”,是他们自己对事物的解释,他们能这样,是因为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要求不高,较少去规范他们。
    于是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是规范好,还是放手好?
    儿童崇拜者们会大声疾呼:儿童有极大的才能,他们富有创造性,要给与他们自由,要让他们自主、主动地去学,他们能在自我发展中健康地成长。
    以前,我也这样想,现在稍有改变,有时还会对自己提出一些质疑。
    我的质疑最初来自一个名校的校长,他是我的老同学,对我不会讲假话。他不喜欢从太放手的幼儿园中去选拔孩子,他说“那里的孩子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言下之意,说的是如若孩子的思维太发散了、太与众不同了,小学的课没法上。我从他的话中想到的却是,一个思维很扩散的孩子,到了小学,不定就成了个“问题儿童”,老被老师认为“不守纪律”,“随便插嘴”,“回答问题不对”,那么他就惨了。
    我的质疑还来自我对科学技术发明的认识,因为早先我是学理科的。我坚信,“创造离开模仿只有一步之遥”。我能一连讲出许多个创造发明的小故事来,都是发生在模仿基础上的一个小小的变化。
    于是,让我就创造教育发表个看法,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下面的事情倒是反而容易做,我发表的结论是“在规范与放手之间寻求平衡”。这样的话,谁都不会说是错的,但是谁又能很成功地做到呢?


| 引用(0)
xiaoqingf
2008/06/24 22:21
我们在尊重儿童,给儿童自由的同时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这里的习惯包括很多,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等等,还有要养成适应他所生活的文化背景的良好个性。中国人一直倡导的“中庸”思想其实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在做任何事情,或是接受任何一种思想时,我们都不应该走极端吧。
云宝宝
2008/04/20 23:03
那天我也去了,我听得很认真,心里也很激动。因为难得听到真话感到感动!
我是儿童崇拜者,一直以来都是。而且对小学、中学的教育认为是断档的教育,头和尾都是开放式的,人文的,当中好像突然换了一种彻头彻尾不同的教育体制。自己以前没有纵向来看过,只是根据自己心中对理想幼儿教育的状态坚持着。
现在,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因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这种挫折,家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的不同对孩子本身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我也一直反思着。
但是没有人能够在默默无闻的时候改变社会,哪怕只有一丁点儿。所以只有我们去忍痛割爱,只有自己努力适应社会!无奈?!。
我想,虽然共产主义现在离我们还有一点远,但是我们一直要追寻它!虽然找到那一个“平衡点”很难,但是我们还是要追寻,不是吗?
Linda
2008/04/19 13:21
细心的观察——随时的发现——及时的鼓励——创造的发展,这是我一线教育的一点体会,不知道对不对?
学习思维
2008/04/17 23:14
听说过一句话“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制造是基础,创造提升附加值。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