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鱼的“探究”

| |
2008/07/10    08:44    5793    朱家雄 幼童园地 不指定
    
    一个小女孩在沙滩上看到了一条小小的死鱼,她的发现让其他孩子也开始关注这条死鱼了,他们停止了沙滩排球游戏,围着这条死鱼,开始了他们的“研究”。
    那个小老外尖叫了起来,原来就在他的左脚下也发现了一条死鱼,鱼的身子大部埋在沙地下,只露出了一点银白色。他用手挖出了这条死鱼。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我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讲些什么,我想,即使听懂了他们的语言,我也基本上听不懂他们究竟在想些什么,尽管我可以基于某些理论加以演绎,可以根据自己的信念和偏好生成意义。
    我能看懂的是,这4个孩子都对这两条死鱼感兴趣了。他们关注着它们,3个小小孩都看着那个年龄比他们稍大的女孩在摆弄着这两条死鱼。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孩子们看到了我一直在关注他们,也回头看了我。一个当地的小男孩,拿起了一条死鱼,讲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话,我可以理解为他是在告诉我,他们发现了这些鱼。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那个年龄稍大的女孩始终是“引领者”,其他的孩子只是“旁观者”,前者在那里动手,后者在那里观察。只见那个年龄稍大的女孩将一条死鱼的头部扒开,然后又将鱼的头部摘下,摆弄了一下以后,望着那条死鱼就有点不知所措了。其他的孩子看到她的样子,也慢慢地失去了对死鱼的兴趣。
    所有这一切,从发现死鱼到孩子们又跑去干别的事情,只持续了两、三分钟。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所有这一切,激发了我的思索:孩子们在学习吗?他们在学些什么?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从而有不同的结论。其实这很正常,教育讲到底,就会归于一种哲学的判断,就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完全不是“对”与“错”、“好”与“坏”、“正确”与“谬误”的两分。
    在看了整个活动过程后,我当时的真实想法是:如果有个懂点教育的老师在他们身边,他们也许会比“无师自通”学得更好。
| 引用(0)
gclz Email
2009/02/07 13:59
dog也许是初步接触死亡的两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认知,在讨论关于鱼死了这个话题吧!
星寥寥
2009/01/28 15:44
朱老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小孩子是不是希望学一些什么?大人是不是能教他们?在两个世界里最好的方式是对话。
2008/12/13 17:16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他们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如果换成是成人看见这些死鱼,估计不会激起成人的任何兴趣;朱老师说:“我听不懂他们说些什么?不懂他们想些什么?他们在学些什么?”从您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我们成人离孩子的世界总有些距离,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世界,不能以我们的所想来代替孩子的所想;但是在这些对死鱼很感兴趣的孩子们把鱼头刨开,摆能几下,有点不知所措的离开,这样的结果我总感觉少点什么.....
雪儿
2008/10/24 15:24
我认为有时应该让孩子顺其自然,为什么孩子的事我们都要给予引导呢?正如上面的那些孩子,你想告诉他们什么呢?想引导他们发现生与死?引导他们如何爱护生命?如果要引导这些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不是吗?有时就应该让孩子单纯地玩耍!
王玲
2008/07/24 15:23
这几个孩子对死鱼怎么想,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关于死鱼,我可以写一篇童话。
过客
2008/07/15 16:44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我倒愿意看看孩子自然状态下的表现,不掺杂成人引导下的,最原始的幼儿的想法,等孩子们在书本中或是课堂中获得相关的理论信息后,他们会联想到某天曾经看到的现象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他们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早已熟悉了这一现象的出现,每次碰到有死鱼的出现都会尝试不一样的“玩法”而已,您认为呢
小小
2008/07/14 22:34
孩子们关注的也许是鱼的生命状态、死因、死状等。
但对他们的活动能起到支持、引导作用的前提是能与他们进行成功的对话与交流。幼儿园的老师能做这事。
问号
2008/07/13 15:18
可是朱老师您不就在他们身边吗?如果换成我,我倒还真不知该从哪方面去引导他们了,还不如就顺其自然的好……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