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自己的博克,已经快有半年了,“神州闲步”一栏,迄今一篇日志都还没有。有个网友在网上给我提了要求,希望我能补上这个栏目,我却迟迟没有行动。近半年来,全国各地走了不少,每次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一点都不“闲步”,于是总觉得若要将此经历和感受写出来,有点不很切题。
最近的一次经历,让我彻底领受到了“闲步”的滋味。
| 引用(0)
| 引用(0)
每当学年结束,都会忙着校内、校外评审硕士、博士论文。现在的研究生多如牛毛,自然就难太多顾全每篇论文的质量了。
写论文的人多了,论文就难选题了,所以不仅学生难当,导师更难当。人家已经写过的,自然就没有创新;人家没有写过的,不仅难找,而且难写。而且,我们的文献检索系统还不够发达,不够普及,导致了人家做了些什么,还没有做过些什么,大家都不很清楚。
| 引用(0)
有的人“看山是山”,从来就是“看山是山”,从来就没有过“看山不是山”,人家告诉他,“那山不是山”,他却还是认定“那山就是山”。
记得几年前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忘了,说的是一对夫妻,妻子嫌丈夫太过平庸,为此,她不知哭过和闹过多少回,但是丈夫并不认为自己过得不好,他每天都笑呵呵地上班,每天都乐陶陶地按时回家干家务;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爱打扮不爱玩;他省下每一分钱交给妻子。渐渐地,妻子也习惯了,
| 引用(0)
“看山是山”,是不少学者追求的境界。“看山是山”,追求的是客观,追求的是真实,追求的是由客观和真实推断而来真理。由是,这些学者们苦苦地去搜取各种与山有关联的信息和资料,苦苦地去论证“山何以为山”。
带着游戏的心态去看山,去游览山,人的想法不会局限于只是去看山。跟着导游去看山,导游会不厌其烦地跟游者讲解,这边是“倒挂莲花”,那边是“两老弈棋”,这时,导游和游者都进入了“看山不是山”境界。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