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国广播公司(BBC)日前拍摄了一部题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的纪录片,曾引发了世界各国关注教育问题的人们的各种言论,不同的人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诠释了这部纪录片的内容,并赋予自己生成的意义。
一场闹腾的、但很真实的“恶作剧”
如果没有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的PISA测验,
| 引用(0)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教育讲的是“规矩”;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的教育讲的是“自由”。前者由“规矩”演绎出了“纪律”、“遵守”、“服从”等,其背后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后者由“自由”演绎出了“自主”、“自选”、“自我满足”,其背后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中国人的教育在向西方人学习,西方人的教育也在向中国人学习,这叫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这被称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中国人的教育同时在排斥西方人的教育,西方人的教育也在排斥中国人的教育,这叫文化安全、文化反殖民,这被称作为东西方的人始终在默默地遵循着自己“隐性的文化逻辑”。之所以要互相学习,
| 引用(0)
在一次题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学前教育论坛》的国际研讨会上,《重访三种文化下的幼儿园》的主要作者托宾、薛烨等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注文化传承的学者们参加了这两次研讨会。
《重访三种文化下的幼儿园》(简称:《重访》,下同)是一个基于民族志研究的报告,是作者继1997年出版的《三种文化下的幼儿园》的后续研究,这两本书在国际教育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该书的中文版已于2014年在我国出版。
| 引用(0)
近二、三十年来,笔者发表了一些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评论文章。而今,回顾这些评论文章,不仅有值得“回味”之处,还能对当今进一步思考“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关乎于文化的适宜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所针对的问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幼儿园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 引用(0)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柱,但凡涉及教育的问题,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学前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学前教育理应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教育的根本。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