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来,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送来的《幼儿园课程(第三版)》的校样稿,意味着不久以后这本书的第三版会出版。
    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著的《幼儿园课程》一书,2011年对这本教材作了再版,这两个版本的著作被全国众多的高等院校列为教学参考用书,每年都数以万计地被重新印刷。我在各地做讲演的时候,遇到过许多从不相识的教师
0

写书(四)

2022/03/15    21:02    569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偶尔,会被邀去做点讲座,自然会见到不少的听众,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而且大都是陌生人。我注意到他们见到我时候的一种神态,后来有人用语言表达了:“以前只是看过您写的书,现在看到‘活人’了”。
    退休已经多年了,自然会与业务越来越脱离了,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人知道我,书是“媒介”。
0

写书(三)

2022/03/10    10:09    522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说到写书,文字是“流”出来的,似乎有点奇怪,不合常理。其实这是真的。
    写书,不是去“无病呻吟”,是写思想,写感悟。没有思想,没有感悟,就好比泉眼没有了水源,那是流不出水来的,是干枯的。
    我认为之所以会感到写书时文字是“流”出来的,是有原因的:
0

写书(二)

2022/03/02    16:04    547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我是个“理科男”,从小不喜爱文科,遇到写作文,感到是头疼的事情,折腾老半天,才会写出一些干巴巴的东西来。
    自从被派到了文科专业当教师,似乎不改变一点是不行的,只能硬着头皮写一些,尽管“骨骼”“脉络”很清晰,缺少的却是“血”和“肉”。
    当大学老师不得不写文章,也要写点书,好在有人要出版
0

感伤

2022/02/25    11:19    808    朱家雄 一盏心灯 不指定
    
    昨天,去参加了一个老朋友的葬礼,他是原上海市第一中心小学的校长顾惠樑,当年在上海的小学教育中算是一面旗帜。因为以前曾在一个中学就读过,虽然不是一个班级的,但是因为都是搞教育的人,所以也就熟悉了,而且在90年代的后期还一起做了不少的研究,我参与了该校的一系列活动,有了更深的一层关系。
    我们已经近20年没有见面了,只是听说他退休了,不再那么活跃了,但是身体应该还是可以的。他一直为人讲究义气,敢作敢为
分页: 41/493 第一页 上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