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几天,参加了“2018第六届西部幼教论坛”。吸引我前往参加这次论坛的原因是:(1)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重要地区,学前教育在这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2)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学前教育融合与发展”,这个话题是我所感兴趣的。
会议请来了8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为11个分会场做演讲,学术氛围浓浓;话题不落俗套,给人以崭新思维。在西部地区,有这样的学术盛会,其意义更大。
| 引用(0)
这几天,我正在准备做一个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文化适宜性”的报告,让我再次反观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
最初,我对幼儿园课程是认识是受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的,而且是受到很深的影响的,甚至有段时间,我开口、闭口全是建构主义。这种状况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西方是很普遍的,乃至于在学前教育界有这样的话语:“不懂得皮亚杰,就不懂得学前教育”。
| 引用(0)
当有人问我,最近几年我在做些什么,我几乎不假思索地会告诉询问者,我还在做我喜爱做的事情——学前教育的研究,还在带着一批工作人员(而不是研究生)在做研究,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如果说,要找出我现在所做的事情与我以往所做的有何不一样地方的话,那么现在更多聚焦于教育实践,而不是理论,具体地说,现在更多地在研究幼儿园教师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
| 引用(0)
这个年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快,稍不学习,就会落伍。
这个年代,不可“自娱自乐”,“自以为是”,不懂得放弃,就不可能得到新的。
当有些人人还沉缅在上个世纪所接受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时,这个世界早已经变了,
| 引用(0)
去昆山巴城吃螃蟹,已经是季节了。
与一批老同学一起去巴城游玩,还去吃螃蟹,不亦乐乎。
近年来,去昆山已经是常事,巴城的巴蜀公园也去了数次。
去巴城的巴蜀公园,印象最深的是阳澄湖边上的那个大螃蟹建筑,本想成为当地地标的,不料建造完毕以后,不断引来批评,还有不少谩骂声。那个建筑就是一个巨型的大螃蟹,完全与真的螃蟹一样,只是放大了许多许多倍。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