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听说了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出现了少子化问题,并为此感到“一筹莫展”,那时,我们还沉浸在对“计划生育”的成果津津乐道的阶段。少子化的问题来的那么“汹涌”,让人们难以预料,并感到有点棘手,尽管放开了“二胎”,人口非但没有上升,还会下降。
现在许多的80后、90后已经不想生育孩子了,原因很多,大多与经济压力大、生活负担重、追求自身生活快乐等有关。现在许多的60后、70后已经不想抚育孙子、孙女了,他们想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愿“不讨好”地去做“老佣人”了。
| 引用(0)
大约七八年前,我听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位高层领导跟我讲,计生委成立以后,至少让中国少生了4亿人口,这被认为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当时听了以后,虽有质疑,却不敢妄议。
而今,少子化成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了。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大势已定,人们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人口负增长造成的风险。
| 引用(0)
从教育部即将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明确地写入了文件,可以看到久别了的“师道尊严”又回来了。
“师道尊严”出自《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也有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说的是,教师受到尊敬,其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以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引用(0)
这几天,网络上刷屏的热点之一就是教育部首次明确教育惩戒权。许多年以来,由于对“先进教育理念”,诸如“儿童为本”、“儿童为中心”、“对儿童的尊重”、“让儿童自由表现和表达”等的强调,人们逐渐发现了“教育惩戒”这个词汇在教育界已经消失了,甚至“沦落”成为了一个“人人喊打”的词汇了;人们也逐渐发现了由于缺失了“教育惩戒”,学生缺少了“规矩”意识和行为,教师缺少了“师道尊严”,
| 引用(0)
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一个换届仪式,我从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新一届理事会成立了,接替了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
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的工作,前后也有大约7年了,我先担任了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题研究中心首先专家,不到两年,转为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