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些年来,在我身边学习和工作的人,都喜欢听我讲述“宏观”的事情,尽管他们做的几乎都是“微观”的事情,他们对我说,只有懂点“宏观”,才能做好“微观”。其实,这样的观点,都是我对他们耳濡目染的结果。
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而言,幼儿园教育相对只能算作是微观层面上的小事,
| 引用(0)
记得三年前,在国际环球金融中心93楼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过一场争议,那是英国学前教育学会主席托尼与美国建构主义教育家福门之间的争论,用英语来表达他们之间争议的要点,那就是前者强调Pedagogically思考学前教育的问题,而后者强调 Developmentally 思考学前教育问题,由于两者的立场不同,他们之间所思所想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分歧,争得脸红耳赤,
| 引用(0)
被人称为幼儿园教育领域内的一个老兵,我在想些什么?
以前,我想的多的是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现在,我想的多的是为什么去做,在此导向下才会去想做些什么,怎么去做。
换言之,前者聚焦于策略、方法;后者聚焦于价值。
| 引用(0)
我盘算了一下,上个月在全国各地共做了10余场报告,婉拒了10余次邀约,想来有点害怕,不仅身子有点累,而且不易讲出新意。
我已经不想做报告了,偶尔有小动机去讲一讲,总希望能与上次不一样,而不是像开留声机一般地重复。每次做报告,我都习惯于重做一下PPT,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每次听众席上的听众都会对我讲,能从我的报告中听到新的东西。这也许是我认为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的做法。
| 引用(0)
在北京的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科创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国际科创教育高峰论坛”,3月24~25日,为期一天半,我带了10来个幼教同行参加了这个会议。
这段时间来,我在公众场合下讲得最多的话题是三个,其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立德树人;其二是教育公平,向弱势群体倾斜,差异性地提高质量;其三是STEM教育。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