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喜欢看《报刊文摘》的第3页,经常会读到一些值得回味的好文章。这两天,看了一篇题为“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文章,忍俊不禁,觉得撰写者通过一些很普通的事例,将中国人和美国人刻画得入木三分,揭示了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东西方不同文化。
    文化是什么?学者们都想定义,却难以达成共识。越研究文化的人,才会越觉得难以解释,才会越那么模棱两可地说上几句。看了这篇文章后,让人似乎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会不由自主地、习惯性地去行事和说话,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不用再去思考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这种无形的力量已经存在许许多多年了,似乎已经“印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了,不这样去做反而会让人不自在、不舒服,甚至很难过。
    中国人长期以来生活在等级制度中,社会和家庭的和谐是建立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之下的,由是,中国文化赋予道德训导和考试制度以极高的价值。美国人崇尚个人的价值,认同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都可以通过公平的竞争获取应该得到的东西,由是,美国文化赋予自主、主动以极高的价值。
    文化是不以孰优孰劣来叙事或作评判的。美国人会以美国人的方式过日子,过得不错;中国人会以中国人的方式过日子,过得也不错。硬是说别人行事和说话的方式优于自己,硬是说别人的文化优于自己的文化,多少带有点“假洋鬼子”的味道。
    其实,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正在出现一些“混合和迁移”,但是这不是根本性的,只是修正一点而已。

附文章:中国人与美国人
    中国人姓在先,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先,姓在后。中国人寄信先写收信人地址,次写寄信人地址,美国人反之。中国人署年、月、日,美国人署日、月、年。中美语言习惯中的相反现象多不胜数。美国人送礼表示友好,故一见面就呈上,受礼者当面打开,甚至马上就用,以示对送礼者眼光的欣赏;中国人送礼总似有行贿之嫌,故一般是临别时悄悄拿出或丢下,受礼者则淡然处之,等送礼者走后才打开检视。
    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美国人不管别人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中国人讲主义,美国人讲实利;美国人好财,中国人喜功。
    中国人重信仰,表扬冒生命危险从车轮下捡起一分钱硬币,避免国徽受污的少年;美国人重生命,朝鲜战场上的美国战俘身上带着印有十六国文字的投降书。
    中国人在街上争吵,开会时很文明;美国人在国会上争吵,上街时很文明。
    中国政府爱人民,美国政府怕人民。中国的书报影剧都是教育人民的;美国的书报影剧多是教训政府的。
    中国的报上成就多,美国的报上灾难多……
    正因为中美之“道”大异,所以,两国领导人频频互访以求同矣。
                                                                         《报刊文摘2008年3月17日》


| 引用(0)
启志 Email Homepage
2008/04/07 18:06
中国人怎样,美国人怎样。
我常觉得这个问题太大、太泛了,在这里我似乎找到答案:我属于我的民族,我有民族的血性、自尊,我的血液融有民族的传统文化,有自己个性和立场。
纸上谈兵 Email Homepage
2008/04/02 17:21
文化是一种习惯吧。所谓入乡随俗正是入某种惯性之中。
引文确实入木三分,值得您一字一句亲手输入噢!
Angel
2008/03/30 11:56
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深思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