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有好多次“小出血”的经验,那是福门邀请我去咖啡店喝咖啡,是我付了账。
    在八十年代,中国留学生个个都是省钱用的,为的是国内太不容易赚钱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省了钱到中国来用,要买足电视机、冰箱之类的八大件、四小件。
    所谓“小出血”,就是不该花钱的地方去花钱了。算一笔账,那时在咖啡店里喝杯咖啡是3美圆,相当于人民币10元,当时在上海,我一个月的工资是50多元,在美国只能喝上5杯咖啡。
    老外们真的不知道中国人那时的拮据,他们会邀请中国人一起去喝咖啡,因为这在西方太正常了,是社交中最常见的。当然,老外习惯于各付各的钱,谁都不欠谁的。
    不像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大都口袋里都揣着爹妈给的钱,那时的中国人都在从牙缝里省钱,当老外们,不管是他们的导师,还是同学,对他们发出喝咖啡的邀请,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No”。
    记得福门第一次邀请我去喝咖啡时,我几乎已经发出了“No”的声音,但是,中国人的好面子心理马上让我改了口,我非但说了“OK”,而且还下意识地说了“It’s on me.”(我来付账。)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以后的好多次。我不知道有没有“It’s on me.”带来的效应。现在想来,其实是很值得的,几个美圆就换来了导师与自己起码半小时的谈话,不仅是学术交谈,也是情感交流。在平时,要见他讲一、两句话都难。许多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几年中都没有捞上与导师讲几句话,其中也许会有他们拒绝老外一起喝咖啡的原因。
    当然,不能用现在人的立场和眼光去评价当年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他们太不容易了,能这样挺下来,而且大部分都还“混”得不错。
| 引用(0)
艾苗
2008/03/03 17:52
俺也有体会,"留学",不仅是"学"学问,更是"学"做人,"学"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所以,凡是"留学"过的人,各方面都要成熟得多.
品茶观雨 Email Homepage
2008/02/27 07:20
现在想来,其实是很值得的,几个美圆就换来了导师与自己起码半小时的谈话,不仅是学术交谈,也是情感交流。呵呵,值得!
ayst_zhu
2008/02/27 02:05
当时留学生的条件的确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可以想象当时的艰苦,3美元应该是大出血了一把,呵呵。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