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百事孝为先

| |
2021/04/06    14:26    474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清明时节是祭祖的时节,我国将清明节定为国定假日。我们已经不再在洋人的思祖日瞎忙乎了。
    秦汉·孔子及其弟子的《孝经》中说:“百事孝为先,孝是百善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译成白话文,说的是:在所有的事情中,孝是第一位重要的,孝是所有善良的根源,孝是德的根本,教育要引导人形成孝的观念。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是整个人生中最大的事情。“孝”对于中华儿女而言,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流淌在所有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
    孝敬父母是孝道的开始。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不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孝,维护的是一种稳定的伦常关系。
    “孝”字的上半部位是“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位是个“子”字,看到这个“孝”字,就会联想到老与子是一体的,上面的老人关爱着下面的子女,下面的子女呵护着上面的老人。
    教育的“教”,是由“孝”和“攵”两部分组成的,意味着老人要教孩子,同时孩子要孝敬老人,这才能算孝。教育下一代如何尽孝,是教育的主要和首要内容,是长辈对下一代应尽的责任。
    在1912年出版的《女子国文教科书(初小)》第四册中,有一篇《父母之恩》的课文,说的是:“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怀抱之,子有疾,则父母忧之,加意调护,居不安,食不饱,诸生思之,父母育子,劳苦如此,岂可忘其恩乎?”意思是:“人刚出生的时候,饿了自己不会饮食,冷了自己不会加衣。都是靠父母哺乳喂养,抱着长大的。孩子生病了,父母会担忧,更为用心加以调理养护,并处于坐立不安,饮食不饱的状态。请细细思量,父母养育孩子,如此这般辛苦,怎能忘记他们的恩德呢?”这篇课文训导孩子们要懂得父母的生育、养育之恩无限,要以孝敬给予回报。
    在说到孝敬父母的话题时,谁都会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母爱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说的是:“慈母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生怕儿子回来过晚而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为诗的自注是“迎母溧上作”。这首诗发自肺腑,感人至深,歌颂慈母一片深笃之情,表达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
| 引用(0)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