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约五、六十年前的上海,城市面积并不大,几乎就是而今的内环这一圈。具体地讲,以往要去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似乎就是像要去郊外,大学周边大都是农田;要去龙华寺,那肯定就是到郊区去了,现在的中山南二路两边都是农田;现在的上海动物园以前叫西郊公园,离开市中心不远,那时去西郊公园,那就是“出远门”了,记得我在小学生时期,一天晚上站在中山西路延安路口,向“西郊”望去,只见一片漆黑,而且没有公共交通。
    那时,浦东除了几个船厂、码头,几乎都是农田;闵行、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南汇、崇明都是郊区;杨浦、闸北、普陀、南市以及徐汇、长宁和静安的一部分被贬称为“下只角”;黄埔区太闹,于是只剩下静安、徐汇和卢湾区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上只角”,是上海之“精华”,而“巨富长”则是“精华之精华”。
    正因为这样,上海开埠以来,政客寡头、商贾巨富、社会名流、文人骚客、殷实人家常常会选择这块土地安身落户;正因为这样,这里发生的各种“故事”会特别的多,成了一些老上海人念旧、叙旧的话题来源。
    我的小学、中学同学几乎都生活在这个区域,而今都已进入了老年,到了喜欢念旧、叙旧的年份,他们常会在微信上晒一晒自己对过去的留恋和对当下的感受。在翻阅朋友圈时,我常常冷不防就能看到一些有关上海乃至全国的“名人轶事”,这些人都是他们的邻人,这些事多少带有些许上海的文化色彩。
| 引用(0)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