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易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道之源,成为举世公认的无上智慧宝典,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因为其中的思想智慧确确实实的影响到了中华民族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智慧和思维模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东方智慧,比如说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天人合一”这个思维模式,
| 引用(0)
中华文化源于农耕,陶潜明在《桃花源诗》中说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意思是: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长期以来,由农耕生活方式而形成的农耕文化,是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
《易经》中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前部分讲的是人要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
| 引用(0)
我在近来参加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免不了被要求做些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报告,我的题目大多出自《俗话幼儿园课程》这本书,我的意图是“用谁都听得懂的话去讲解幼儿园课程”,看来效果还不错。
《俗话幼儿园课程》是今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近来,出版社编辑告诉我,在没有做宣传的情况下这本书已经售馨了,去年11月重印了,即不到半年的时间作了第二次印刷。
| 引用(0)
体会三:有一批幼儿教育骨干已经越来越理性了
以前,我们一直在抱怨,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是感性的,跟风是最常见的现象,只要外面刮来了什么风,马上大家都会跟着跑。三十多年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幼教人遇到的事情太多了,现在大家多少心中有了“定力”,有了“基准”,不再“见了风就是雨”,
| 引用(0)
因为疫情,也因为年龄,我现在比较少参加学术活动了,只是碍于旧情,偶尔会去参加少数的活动。
近两三个月里,去了杭州、南宁、深圳和重庆,参加了几次学术活动,与幼儿教育界的人士作了一些关于“幼儿园课程”问题的交流,当然会涉及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是有些体会的。
体会一:幼教工作者很无奈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