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道德的价值观主要来自文化。
    个人主义提倡人的个性充分发展和天性释放,只要不违反法律人的任何行为和思想都不应该受到限制,弱化但并不完全否定道德的作用,强化法律的作用。有时,个人主义也认同社会公益和秩序,国家利益等,但这不是主要的。在西方社会中,道德教育强调的是“道德自主”,即“自己管好自己”,对管不好自己的人,则有严厉的法律来管。
0

    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后,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初,《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就已经开始显现出对于“个人主义”的倡导。例如,“美国梦”集中彰显的是“个人主义”,即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无论境遇多么糟糕,只要坚持努力,幸福总会来敲响人生的大门,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体系中对于个人生命、利益、价值和追求的重视。
0

    从精神的或文化的视角审视幼儿教育,那么就一定会首先考量幼儿教育的价值问题,这是幼儿教育的“魂”的问题,也就是为谁培养人,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问题。
    东西方文化之差别是生产方式、地域、气候、历史等许多因素所造成的,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0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

2021/10/15    17:19    605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听说《长津湖》的上映火爆,数千万人走进影院,共同感受和传递抗美援朝的精神,我也去看了,还去了一个4D的影院,除了视觉感受,还有动感,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小到大,看过的有关抗美援朝的影片不少,我们这一代人是这样被教育出来的,
0

六百万的点击量

2021/10/09    19:27    605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今天,我看了“朱家雄教授的BLOG”的点击量,数字是六百万(计算方法是每次上这个博客算一次点击,不管他/她在这次点击中看了多少篇博文)。记得在上三百万点击量的那天(2017年12月7日),我写过一篇博文,说的是我从2008年1月1日起写博文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了,在近十年中获得三百万点击量。原本想就此作为“息手”的一个理由,后来由于各种理由没有停下来,只是改由每两天写一篇为每五天写一篇,居然在不到四年内点击量翻了一翻。
分页: 43/490 第一页 上页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