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广州到香港,参加了“亚洲教育资源展”,这是我六月上旬参加的第三个会议。数月前,“亚洲教育资源展”组织者和德国费纳克斯教授邀请我参加,并就学前教育专场做个主题发言,我“糊里糊涂”地答应参加了。几个会议,由于衔接上的困难,让我在广东和香港要呆上近十天,有点憋屈。
“亚洲教育资源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
| 引用(0)
在广州,又参加了一个题为“2016学前教育发展大会: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与发展趋势”的研讨会。这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一次盛会,在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2000人参加会议。
| 引用(0)
在广州参加了一个题为“南方幼儿教育论坛: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的实践”的研讨会。这是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等主办的会议。每年一次的论坛,全公益性的。
我第4次参加这个论坛了,全是因为我的老朋友,中山大学的冯增俊教授,他的邀请,是不能拒绝的。
| 引用(0)
我的六一节,是在淄博度过的,没有与孩子们在一起,却在为孩子们的事业做点事情。
大约在十年前,我曾提出了幼儿园课程“傻瓜化”的概念,这样的“理念”好似“洪水猛兽”,让我们业内的不少专家吓坏了,虽然没有人当面批评我,却有一些比较接近我的专家劝告我,千万不要张扬,否则会被质疑,会被认为教育理念不正确。
| 引用(0)
在一个月以后即将召开的“文化背景中的学前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有个分会场是讨论瑞吉欧教育中国化问题的。自月初在北京召开了《首届瑞吉欧教育(北京)国际会议》,会议参会者自发建立的“瑞吉欧教育交流”微信群十分活跃,在中国,毕竟喜爱瑞吉欧教育的人还是不少。
记得上世纪末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