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活得明白,还是不明白,这是个主观价值判断,而非依据客观标准而做的评价。
我学习弗洛伊德理论时,对于他提出的人格构成理论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的。我曾经想过,一个活得明白的人,就是一个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摆得平的人,甚至是玩得转的人。当然,这是有底线的。
人有善恶之分,
| 引用(0)
人活得是否明白,应该主要取决于人的价值观。
有的人宁可“一生猛喝几口鲜血,也不愿苟且人生”,有的人却相信“好死不如赖活着”。
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活得明白”的话题似乎与“死”无关,不用太唱高调,他们谈的主要应该是“活着干些什么”,“怎么去干”这样一类现实的问题,至于“为什么活”,这还是让哲学家们去争论吧。
| 引用(0)
人人都在做人,却不多人活得明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少人直到临终才少许明白,是因为不少人一生从来就没有明白。
也许世界太多诱惑,太多选择,太多事端,太过复杂;让人太少确定,太少温馨,太少定力,太过揪心;于是,人的一生总在酸甜苦辣之中,总在无边苦海之中,总在矛盾纠结之中,总在怨人怨己之中。
| 引用(0)
参加了在上海南京西路幼儿园举办的上海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的研讨活动。我多年来承担了上海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的任务,只要有空,这个学会的活动还是去参加的,原因很简单,其一,我认为陈鹤琴教育思想是我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其二,我与陈一鸣先生(陈鹤琴先生的长子)有交情;其三,是夏秀蓉主任(曾任陈研会会长)让我参加的。
| 引用(0)
我大概已经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在研究幼儿园如何开展STEAM教育。作为一个有理科背景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对于如何在幼儿园开展STEAM教育也许更有一些发言权,至少在讲到科学技术方面不那么会发生错误。可以设想,如若教育一旦发生了低级的科学错误,或发生了违背幼儿学习特点的错误,那么就会破了教育的底线。
为了应对在幼儿园开展STEAM教育的研究,让我去看了不少国外的研究材料,遗憾的是,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