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个活得有境界的人,不外乎有这么几个非同一般人的品质:有格局、有胸怀、有能力、有智慧,这些品质主要不是天生的,也非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养成的,而是在人生道路上经由“艰难困苦”而磨练出来的。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会成为一个有境界的人。我想,这也许就是孟子所谓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引用(0)
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有关单位与我商量,让我给贵州省来上海学习的干部们做个报告,指定的题目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政策解读 ——儿童、妇女与教育》,内容要宏观,最后落实在国务院办公室最近下文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上。我一再推辞,最后还是只能应诺。
推辞的原因有3:(1)政策是政府、政党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社会问题和需求,
| 引用(0)
也有人将人分成三种:做事的人、做式的人和做局的人。
做事的人遵循的是“事道”,是在“技术”层面上处世行事的,大部分的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包括成了名的人。
做式的人遵循的是“世道”,是在“模式”层面上策划、行事的。“式”高于“术”,那就是说,这样的人除了“技术”外,还要有文化、眼光、魄力、创新能力,他们的作用会大于做事的人。
| 引用(0)
5月18日,去南京参加在江苏省会议中心召开的2019两岸学前教育高峰论坛。会议的主题为“迈向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就“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背景下的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之路”进行主题对话。
作为论坛上午专场的主持人,我被要求对刘焱教授的发言《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做一点评,被要求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发布的背景和意义做一阐述,还被要求主持上午专家的对话。
| 引用(0)
大凡人的一生,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务实中度过的,因为人首先要求生存,对大部分的人说来,生存给予他们的压力已经够他们折腾一辈子的了,到了他们人生的终年,已经没有精力和雅趣再去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了。即使有些人在事业发展上有了成功,还有可能占有大量的物质资源,但是一般也不会超出人生境界的第四层。
在人生境界的第四层基础上,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