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收到了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课程》,那是我在去年疫情期间写的一本教材。
广西师大出版社要求我主编一套应用型的学前教育教材,他们找了一些大学和专科院校的教师,编写这样一套能适合专科层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让我做主编,无非是因为我曾主编过数套这样的教材,比较有些这方面的经验。因为承担了主编,不得不应诺自己也写一本,我根据自己熟悉的领域,写了《幼儿园课程》一书。
| 引用(0)
清明时节是祭祖的时节,我国将清明节定为国定假日。我们已经不再在洋人的思祖日瞎忙乎了。
秦汉·孔子及其弟子的《孝经》中说:“百事孝为先,孝是百善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译成白话文,说的是:在所有的事情中,孝是第一位重要的,孝是所有善良的根源,孝是德的根本,教育要引导人形成孝的观念。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是整个人生中最大的事情。“孝”对于中华儿女而言,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
| 引用(0)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从善。那么善是什么?孩子的善在哪里?一个故事可以告诉你。
一位年仅20岁的埃及导演,制作的一部4分钟的微电影《另一个鞋》(《The Other Pair》),全过程没有一句台词,却穿越了种族、国家、年龄与时代,感动了世界上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荣获2014年埃及卢克索电影节大奖,全网点击量破十亿。
影片讲述的是在火车站,两个同一年龄、不同身份的孩子,因为鞋子而发生交集的故事:
| 引用(0)
在教育孩子时,既要顺应孩子自然发展和成长,也要将孩子的发展纳入到能适合社会要求的轨道。
不少人认为,孩子还小,顺着孩子一点会更有益于孩子的终身发展,孩子就像一棵小苗,拔苗助长是得不偿失的。这句话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一定不要忘记那时的小苗正在扎根。根正,苗才直;根不正,苗必歪,结出个葫芦歪歪腚。
| 引用(0)
中国人吃饭,喜爱团团围坐,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例如,逢年过节,吃团圆饭是很多人在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特别是每年一次的“年夜饭”,鸡(吉祥如意)、鱼(年年有余)、合菜(金银满堂,合合美美)、芋头(家庭美满、团团圆圆,)、南瓜(多子多孙、福运绵长)、花生(长寿健康)、年糕(年年高)、饺子(更岁交子,团圆福禄)、汤圆(团团圆圆,合家幸福)等都成为了不可缺失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与农耕文明一致的文化意义。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