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已经第三、第四次地要求我对《幼儿园课程》一书做再版修订了,我的回答是“实在太忙,再过两年吧”。
《幼儿园课程》一书,自2003年第一次出版第一次印刷,迄今已经15年过去了,2011年曾再版过一次,第一版还在境外出版过。两个版本在一起,经常每年印刷两次,应该已经印刷过二十多次了,这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是不多见的。
一本书籍,特别是教材,每五到八年修订一次是常态。这本书确实也是到了要第三次修订,出第三版的时候了。
| 引用(0)
在四群老太太中,我也不少认识企业单位退了休的老太太们,她们大都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并非“受益者”,因为正当她们的“全盛”年代,不少企业关闭了,她们中很大一部分人被离职了,或者早早退休了,这些人离职或退休的年龄大都在五十岁上下,甚至四十才出头一点,她们能拿到的离职费或退休金不多,如若她们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只能成为“城市贫民”。
| 引用(0)
在四群老太太中,数我认识和接触最多的是事业单位的老太太们,他们有的曾是同事,有的曾是同学,有的曾是邻居,还有的曾是朋友,他们多少靠着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养,或者经历了一番自己的努力,在国家机关、教育或卫生部门等事业单位踏踏实实、辛辛苦苦地干了一辈子,有的还在行业内混得有点名气,一旦退了休,以前的“功成名就”都一下“化为乌有”,有点不服气,有点不适应,但是却很无奈,无可挽回,只能慢慢适应,只能改变自己。
| 引用(0)
看照片,也能解读。
解读,要依据于看到的,更要依据于想到的。
对四群老太太的照片做解读,拿第三张照片(企业单位)做参照,也许可以比出一些名堂来。
我认识不少在企业单位工作并退了休的老太太,这些人大都是原来国营工厂的干部或工人,
| 引用(0)
看了网上在传的一张照片,四群老太太放在一起做了个比较,从哪个角度看,都很有意思。
我的这篇博文的题目是“人以群分”。从这个题目出发,仔细地看一看每个群体里的每个老太太,似乎都和该群体合得来;反而言之,如若将某个群体中的一位老太太放到了另一个群体中去,那么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不和谐性。这些照片看来是真实情景的写照,不是故意所为,于是更能说明每个人到了人生晚年,归属哪个群体已经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