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是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曾在生物学界、心理学界、医学界、社会科学界、教育界(包括学前教育界)等学界学习过,学得很杂,也很肤浅,但却有机会接触过和认识了不少这些学界的人士,包括很多位各个学界的大腕。因为每个学界的人都很独特,很难归纳出这些不同学界人的共性,如若一定要这样做,大致有两条:(1)文人相轻,更准确地讲,同行相轻;(2)越是大腕,越谦和谨慎,
| 引用(0)
我与打工一族在一起“混”过十载,在码头上、在建筑工地上、在煤矿里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卑贱者”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干活,养成了“爽直不二”的性格和习惯。后来不由自主地被“扔入”了学界,虽然自己努力在设法“脱胎换骨”,却难以改变秉性,多有不适之处,因为这一改变,要求一个人从“简单”变得“复杂”,从“纯真坦率”变得“人前人后”,
| 引用(0)
一文一理,余秋雨和杨振宁可谓都是自己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却都难以躲避被人“狗血喷头”式的谩骂,这实在是学界的悲哀。
但是,我注意到不管是杨振宁,还是余秋雨,他们共同之处是“不理会众声喧哗,无所谓口舌之争”,这也许是他们面对现实的最佳处理方式,当然也是十分无奈的做法。
| 引用(0)
我读过余秋雨的书,虽然我没有也不会像追星族一般地去追捧,但是至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看后能有所得;我也看过余秋雨在一些媒体上所做的点评,虽然我不喜欢文化人去做太过娱乐性质的事情,但是我觉得就我所看过的内容,余秋雨还是很得体、很智慧,确实高出别人一筹。
余秋雨在发问,他凭什么要被人骂,他认为他没有被人骂的任何理由。
| 引用(0)
偶尔看了“凤凰网”,在“舍得智慧讲堂”里有余秋雨的一段讲话,标题是“我没有被骂的任何理由”。在我们的学界,不管是理工的,还是文科的,但凡能者,很少不被骂的,而且可以没有任何理由被人骂。杨振宁被人骂了,余秋雨也被人骂了。
余秋雨一直被称为“中国近30年来最有争议的作家”。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是个“最有争议的作家”,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