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的同学有时会聚会,叙叙六十年前的趣事,既熟悉,又陌生,相聚没有目的,也不见得有多少需要,只是聊聊而已,涉及最多的话题就是“巨富长”,各人都有一肚子的故事,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熟人。聊完之后,越来越少的感想,越来越少的评论,因为谈论者的价值观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在意得失了。
| 引用(0)
我进小学时,小学的名字是“私立正志小学”,后来姓公了,因为在常熟路上,改名为常熟路小学,将原来的“育材中学”的校址也合了进来,那是小学的全盛期,后来小学被取消了,不知是什么原因,估计那个地段小学生人数不多。而今,唯一能引起对“正志小学”记忆的是,有一些以前很少交往的校友,大部分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人数近十来个,常常会互传一些信息,特别的是有关“巨富长”的事情。
今天,传来了一位校友的一则信息,加上有人简短的评论:
| 引用(0)
前几天,遇到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在一番“高谈阔论”以后,我无意识地提及了我在1991年在该社出版的一本书《儿童绘画心理与绘画指导》,那是我独立撰写的第一本书,薄薄的,总共十万字左右,比较通俗易读。
我写过的书籍,再版的有好几种,但是我历来只是将再版看成是一种负担,从不会主动要求去做的。这一次,我似乎有点例外,我在兴头上对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讲,如果该社感兴趣,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再版这本书,
| 引用(0)
近些天,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该社准备再版我在1998年写的《教育卫生学》一书。比较学术性的书一般是很少有再版的,因为受众面太小,出版社往往要亏本。我写过好多本学术著作,几乎没有被再版过,因此接到消息后有点出乎意料。
这是一本20年前出版的著作,是当年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科学分支学科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组编,由叶立群任顾问,编委全都是当时教育界的大腕。据说,后来这套书得了个国家大奖。
| 引用(0)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已经第三、第四次地要求我对《幼儿园课程》一书做再版修订了,我的回答是“实在太忙,再过两年吧”。
《幼儿园课程》一书,自2003年第一次出版第一次印刷,迄今已经15年过去了,2011年曾再版过一次,第一版还在境外出版过。两个版本在一起,经常每年印刷两次,应该已经印刷过二十多次了,这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是不多见的。
一本书籍,特别是教材,每五到八年修订一次是常态。这本书确实也是到了要第三次修订,出第三版的时候了。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