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1996年的9月第一次参与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起,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参加过两岸的学术交流会议了,大概是十几到二十几次。由于次数多,我对台湾自南到北的“老牌”学者大多熟悉,当然对于新人已经不太认识了,就像我对于大陆的很多学界的新人不太熟悉一样。
    在两岸学前教育的学术交流中,大陆一方有两个人特别重要,其一是陶西平,其二是郭福昌;台湾一方重要的人物是陈汉强。
0
    
    2018年两岸学前教育研讨会拟于2018年10月15~16日在上海浦东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召开,会议在紧张的筹备之中。
    为了在这次会议上发言,我回顾了我所知道和参与的海峡两岸学前教育的学术交流,真还有不少次。
    记得我最早一次参与的两岸会议是在1996年的9月,那时,台湾婴幼儿人格教育基金会的会长瞿立鹤先生找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要求与大学合办“海峡两岸婴幼儿人格建构研讨会”,理由很简单,其一,两岸开始了学术交流;其二,华东师范大学是有品质的大学;其三,
0

    上午,上海市教研室的几位教研员到学校采访我,让我谈一谈上海市教育改革三十年自己的体会,大致的问题有“上海30年课改给学前教育带来最大的价值是什么?”“给各类幼儿园和教师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强调儿童发展,这对儿童可持续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对当今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提点希望,即如何进一步提升内涵质量”……。作为上海幼儿教育课改的主要负责人,我对这些问题自然很熟悉。
0

在曹甸

2018/09/29    23:53    2635    朱家雄 神州闲步 不指定

    许多人都不知道江苏省扬州市的宝应县,更不知道宝应有个叫曹甸的镇。搞幼儿教育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名字,因为这是中国又一个教玩具之乡,因为生产教玩具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一个重点镇,江苏省的重点中心镇。
    大约二、三十年前,我曽路过宝应,那是执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贫项目去淮阴,坐着破旧的公交车,
0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参与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成都“未来教育家”的培养项目活动。一到成都,马不停蹄地去了三个幼儿园,参加观摩和对话,对于三个通过再三遴选而确定的三个培养对象——三个幼儿园园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安排有点紧张,对于双方都很有收获。
    由于我曾经常去幼儿园,因此,对此类的活动并不陌生,因为有经验,因此并不觉得有什么困难。应该看到
分页: 108/493 第一页 上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