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是出了几个在国内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的。近些年来,作为我们认定的“小妹妹”级的人——华爱华教授,也在全国“大出风头”了。
大凡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研究生都知道,我跟华爱华在学术上不止数次地发生过争执,有时甚至在研讨会上直接“对垒”,互不相让,甚至达到“火花四溅”的地步。但是,我们之间有过数十年的合作,知根知底,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是“善者”,都以保护对方、支持对方为“己任”,已经到达了“下意识”的程度。
| 引用(0)
多年来,我一直在学前教育界倡导着“傻瓜”概念,不被一些同行人理解,甚至被人质疑。现在看来,我没有认为我有错,反而认定我所倡导的概念是有道理的。
后来我才知道,很多有创新思维的人都是“傻瓜式”思维。
乔布斯是个瞬间能把自己变成傻瓜的人。
| 引用(0)
多年来,我一直在学前教育界倡导着“傻瓜”概念,被许多人觉得我在“别出心裁”,是在“标新立异”,是在“另立门派”。其实,我只是在强调一条定律——朴素定律,这是要在网络时代生存和发展必然要遵循的定律,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所谓的朴素定律,指的是:如果一个事、一个人让你觉得眼花缭乱,那么它大概是错的或者假的。最了不起的人和事,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 引用(0)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有的在朝前看,即看重未来;有的在向后看,即眷恋过去;还有的只看现在,即活着当下。这是3种不同的心态,3种不同的活法。
朝前看,面向未来,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只可惜未来太不可测,特别是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进步太快,人们的生活瞬息万变,让人难以捉摸,更难把控,如若期望太高,能力欠佳,到头来是一场空的。
| 引用(0)
我已经基本不在期刊上写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该讲的都讲过了,再讲也就这样了。偶尔,我在“自媒体”——“过时了的形式”博客上,还随意地发表一些想法,那纯属非正规的。
今天,收到了《动漫界:幼教365》寄来的2019年2月刊,翻阅了一下,那里转载了我的一篇“老文章”,那是2015年发表的,题为《在幼儿园教育中,中华文化的隐性文化逻辑———— 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七)》。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