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各处讲学时,经常会讲到一个题为《方脸和圆脸》的案例,说的是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为了不同的喜好而闹分家,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带来许多教育意义,其中之一就是一家人常常会吵架,但是马上又会好起来(让孩子认识什么是家)。
一个核心家庭,由夫妇俩人与孩子组成。夫妇俩一个是男人,另一个是女人,他们常常会吵架,有时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往往马上又会好起来,有时是因为双方中的一方或两方能认识到男人与女人有不同思维方式,于是觉得吵架“不在一个路子上”,于是就作了让步。
| 引用(0)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题目的文章不是我能做的,更不可能在如此短的一篇文章中就能写出些什么的。写这篇博文的原因,出自对看曹可凡和陈蓉主持的“东方天使”这档节目后的一点感受。
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有个名叫林菀的女孩出场了。她是个“复活者”,她曾在与别人PK的过程中被淘汰了,而通过网络的再次评议,又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重新获得与“失败者”PK的机会。她长的漂漂亮亮的,很是可爱,一上场就很吸引人的眼球,加上那甜美的声音,十分诱人。
| 引用(0)
我原本是一个喜欢工程的人,喜爱在车间工作,喜爱实业,做教师并非我的意愿。阴差阳错,做了教师以后,与实体操作远了,感觉没有了。这次在台湾,被友人邀请去看了一家企业,唤起了我旧时的一点记忆,产生了不少的联想。
这是一家做汽车另配件的企业,在台湾彰化,友人邀请我去看一看的理由,是她想让我知道她丈夫经营的企业是何等的干净,干净到一尘不染。
| 引用(0)
在一般的英语词典中,没有“imeldific”(注:挥霍、轻浮),这个英文单词,它是个新词,是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夫人伊梅尔达衍生而来的。人们这样的做法,反映了伊梅尔达处世行事是极具这些方面典型性的。当然,发明这个新词的人,是用自己的方式在评论伊梅尔达的。伊梅尔达是个极具个性的人,即使到了80岁的高龄,依然没有改变她爱美的天性,毛泽东、卡斯特罗等人都十分赞赏她自然率真的性格。
| 引用(0)
据说,一个人抱着自己的儿子去见爱因斯坦。也许这个才18个月的孩子怕见陌生人,见到了爱因斯坦就大声地啼哭了起来,他的哭声使孩子的爸爸感到十分尴尬,但是,爱因斯坦非但没有生气,而且还轻轻地摸了孩子的头,并风趣地说:“这么多年来,他是第一个把真实的想法直接告诉我的人。”
一个名人,能这样想问题,说明他是有自知之明的,至少当别人在说假话,特别是在说恭维自己的假话时,他自己心里是明白的。
| 引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