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
2006-08-30        点击:5010

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

 

对各种生态取向的理论的概述

近些年来,生态学受到了国内学前教育界人士的重视,特别是布朗芬布伦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已被广泛引用和运用。10年前,笔者在国内曾对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作过系统的介绍。

留美学者薛烨博士认为,在布氏建立的理论模型中,有3个特点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其一是,他多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根据时间的变换,研究人类发展的具体问题。其二是,他认为个体发展总是在某种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他将生态环境分成了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构成了他所创造的雀巢式模型。其三是,他把生态取向的人类发展心理学理论推向了各种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布氏理论的这3个特点,已被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用于作为从生态学视角思考人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的线索,具体地说,许多研究已经或者开始强调人与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历史文化的关系,以及强调这些关系在生态环境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这种思考必然会改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一些根本性观念和想法,也必然会改变学前教育的一些根本性的做法。

其实,在布氏创立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以前,就已经有一些学者从多学科的视角生态地思考人的发展以及教育问题了,在布氏创立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以后,也有不少学者从与布氏不尽相同的方式生态地思考人的发展以及教育问题,这些学科包括人类学、生物学、经验认识论、动物行为学,等等。尽管,包括布氏理论在内的生态取向理论迄今为止尚未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是,众多的这些学科的相互交织所产生和形成的整体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足以影响包括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在内的教育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二十世纪前期,心理学界对于应该怎样对环境与人的关系进行研究等问题一直没有给予重视。

早期就较为系统地提出生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心理学家当属巴克(Roger Barker)和莱特(Herbert Wright),他们比布氏早30年就已经提出了经典的生态取向的理论——生态心理学,迄今为止,该理论对于人们理解和运用生态研究仍有借鉴作用。生态心理学植根于格式塔理论,特别是格式塔学派的学者克特·勒温(Kurt Lewin)的理论。勒温的“场论”,以及由勒温最先命名和描述的“行动研究”,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笔者在10年前曾经数次在著作和论文中介绍过生态心理学理论,介绍了巴克等人开创性地将探究重点放在生态环境之上,采用了自然情景下的追踪观察和描述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打破了“科学主义”研究导向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后者追求的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采集数据,用以科学地证明研究假设。

文化人类学也是从生态学视野研究人类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其主要创始人布朗尼斯洛·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实地研究的过程中,长期蹲点和大量作笔记,对所见所闻作了细致描述,在最大量的民族志事实的基础上创建理论,从而使人们能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文化人类学的发展逐渐深入到了教育领域,研究集中于家庭的生育和资源分配、儿童在文化中的社会化、学校教育和国家经济发展、教育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教育在文化中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这种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观察研究世界各地的社会文化系统与家庭、养育和教育等的关系,在方法上和理论上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在近些年间,从生态学视野研究人的发展和教育的学科还有以罗伯特·海恩德(Robert A. Hinde)等人为代表的动物行为学、以贝岑(Gregory Bateson)等人为代表的经验认识论,特别是以麦克·科尔(Michael Cole)和芭芭拉·罗高福(Rogoff, B)为代表的文化心理学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大批研究工作者的报告都将文化作为他们研究的重点,这是几十年来发展心理学传统中的一个明显转折。文化心理学就是近些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文化心理学强调人在某种情景中的行为是通过文化中介发生的,认为思维活动是通过人们共同的活动而共同建构和共同使用的,主张吸取人文、社会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研究方法。近年来,罗高福把文化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推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她强调了社会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尝试了多种研究文化社区和文化过程的方法,也提出文化心理学对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意义。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怀特(White, 1996)所说:“研究人类发展时,我们必须把人们周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要想改变某个人的活动方式,我们需要理解和对待个人活动所处的各种情形。”怀特教授的这句话精确地点出了罗高福把文化过程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的研究思路。

 

将人的发展放置于生态关系之中是生态取向理论的共同点

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习惯于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全世界人类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科学地寻找出人类的发展规律,并尊重和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去实施教育,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

根据上述的基本思路,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就会出现一系列与此相连的说法和做法,例如“探索幼儿发展规律,制定幼儿发展的常模”、“根据常模评定个体幼儿身体、认知、情感和人格等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发展的水平确定幼儿的发展目标”、“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与发展目标是否达成评定幼儿教育的质量”,等等。

从生态学视野研究儿童发展和学前教育问题,与上述的思路、说法和做法会有很大的不同。

各种生态取向的理论在看待人的发展等方面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几乎都认同人的发展是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特别是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环境的集合,也是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等运作的基础。根据这些生态取向的理论,世界上是不存在脱离了生存环境的人以及人的发展的,因此,在普遍意义上“去背景地”研究人和人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以此为基本理论基础的学前教育是带有明显局限性的。

这些年来,从生态学视角看待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是与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有关联的。在当今的年代里,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口快速流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原本没有的矛盾,或者原本并不突出的矛盾,都成为了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矛盾和问题了。

例如,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向发达国家流动,会使社会快速向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向会反映在社会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政治和经济运行,以及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自然也会直接地或者通过上述各个方面间接地影学前教育。试想,如若不顾儿童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社会关系、文化渊源等,只是按照以白种人为主要研究样本而得出的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去发展和实施学前教育,那么,这样做不仅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正如美国学者窦曼-斯巴克(Derman-Sparks, L.et al., 2000)等人所言:美国的白种人“一方面努力为自己建立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共和政体,另一方面则在实践中对其它群体进行征服或抑制。这种二元性构成了美国的历史,例如,从法律上和未经法律制定就极力排斥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增加经济上的差异,这些做法都是种族主义的。当我们步入21世纪,这些价值观和实践的矛盾继续对所有的机构尤其是教育机构提出挑战。当许多儿童成了种族主义和其它歧视主义的受害者并生活在贫穷中时,教育者该如何担负起充分开发每个儿童的潜能,使之将来能成为有效行使民主社会职责的成员并承担这样的重任呢?教育者又将如何在应对人们的文化差异的同时,又要形成建立统一的国家所需要的共同的基础?”

从生态学视角看待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要求人们将儿童放置在各种复杂的生态关系之中,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远比只是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复杂和困难得多。

 

各种生态取向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

各种生态取向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虽然也不尽相同,但是几乎都较为一致地运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记录、描述和解释等,这与强调科学主义的定量的研究方法有根本的不同。可以看到,在当今,这些生态取向的理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运用,这也并非偶然。

从勒温提出的“场论”和他最先命名和描述的“行动研究”,到生态心理学家巴克和莱特运用的对个体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样本进行记叙和对行为情景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从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的实地研究,长期蹲点,大量作笔记,对所见所闻作细致描述,到动物行为学家海恩德强调在研究过程描述的重要性,特别是描述的关键在于选择和理论解释;从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实验法,即“通过对样本的随机分配(有计划的实验)或匹配(自然实验),努力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然后对两个或多个环境系统或者它们的结构成分进行系统的比较,以获取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之间动态适应状况的研究方法。”,到文化心理学家罗高福综合运用包括试验、访谈、参与观察、定时段活动抽样、跨文化社区比较、录像分析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等等,所有这些学者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给予了我们这样的提示,那就是人的发展以及教育是极为复杂的,涉及难以理清的各种关系,而生态取向的研究能较为理想地表述这样的关系,能提出问题,能给人以解决问题的启示。

在我国,从生态取向研究学前教育问题的时间还很短,但是前景还是很看好的,因为这种研究取向给予我们许多新的启示,让我们能从解决学前教育现场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思考与学前教育紧密相关的各种关系,使研究结果更符合实际,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薛烨、朱家雄等(出版中):《学前教育的生态学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家雄等 (1996):《幼儿园环境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Bronfenbrenner, U. (1979).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Cohen, R., & Siegel, A. W. (Eds.). (1991). Context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Hsueh, Y. (2001). Basing much of the reasoning upon the work of Jean Piaget: 1927-1936. Archives de Psychologie., 69, 39-62.

6.Rogoff, B. (2003). The cultural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教育导刊》2006年第四期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