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上海教育国际论坛
2006-09-02        点击:5160


   对幼儿实施生命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生命教育的定义及其开展情况

    生命教育一词来自于生命教育。对于生命教育,学者提出过不同的见解。我国学者张淑美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将生命教育定义为“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濒死、丧恸主题与现象,促使人们深切省思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能够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是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超越死亡、省思生命,使人们能体会谦卑与珍爱,展现人性光辉,豁出生命意义的教育”[1]。

    早在1928年,John C. Gebhart发表了第一篇对美国丧礼及殡仪馆的评论文章,自此,“死亡学”研究和“生命教育”在美国蓬勃兴起。随后,英国、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纷纷响应,一场“死亡觉醒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拉开帷幕。日本也在70年代开始关注“生命教育”这一课题。

    到了20世纪80年代起,美英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死关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和价值。在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教育界引介生命教育,并称为“生命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已有中小学开始进行生命教育,但在幼儿园却几乎没有这样的教育。

(二)《比比和朋友》课程介绍与本研究的意义

    《比比和朋友》是一套关于幼儿情绪情感教育的教育方案,它旨在让幼儿学会“应对”。该教育方案包括六个单元,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即生命教育。

    目前,《比比和朋友》教育方案已在巴西、加拿大、丹麦、中国香港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成功实施,并收到良好的反响。如今,它即将在中国大陆实施。但是,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和文化,所以适应于一种文化的教育方案在另一种文化中实施时就可能有问题。尤其是有关死亡的话题,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禁忌,这样,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实施效果很好的“生命教育”在中国大陆实施时可能遇到困难。

    本研究试图从家长对死亡和生命教育的态度、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幼儿对死亡的认识三方面来分析在我国幼儿园进行生命教育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此作为《比比和朋友》教育方案顺利实施的先行性研究。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上海不同区的七所幼儿园中班幼儿家长300人、上海不同区的五所幼儿园教师100人及中班幼儿23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有效问卷中,家长为167人,教师为54人,访谈在23名幼儿中进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

    问卷调查使用自编的《家长对生死及生死教育态度的问卷调查》和《教师对生死教育态度的调查问卷》。

   《家长对生死及生死教育态度的问卷调查》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家长对死亡的态度、子女对死亡的了解、家长对子女询问死亡等相关情形的处理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其中,“家长对死亡的态度”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态度”这两部分的题目以是否作答,按照逻辑常理赋值,正面态度的记为“1”,相反记为“0”。而“子女对死亡的了解”这部分的题目以是否作答,按照一般情况赋值,选择“是”记为“1”,选择“否”记为“0”。“家长对子女询问死亡等相关情形的处理”这部分的题目以是、否、不确定作答,选择“否”记为“0”,选择“不确定”记为“1”,选择“是”记为“2”。

   《教师对生死教育态度的调查问卷》则包括两部分,分别是教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询问死亡等类似问题的处理以及教师对生死教育的态度。其中,“教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询问死亡等类似问题的处理”这部分的题目以是、否、不确定作答,选择“否”记为“0”,选择“不确定”记为“1”,选择“是”记为“2”。而“教师对生死教育的态度”这部分的题目以是否作答,按照逻辑常理赋值,正面态度的记为“1”,相反记为“0”。

    访谈中班幼儿时分两组进行并录音,主要了解幼儿对死亡的认识,包括对死亡基本概念的认识以及对经历死亡的主角的情感。

(三) 统计方法

    本研究运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 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1 家长对死亡的态度

 

2子女对死亡的了解

    孩子是否曾经问过家长有关死亡的话题统计结果如表1:

    经检验,χ2值为0.293,p> .05,这表明问过有关死亡话题的幼儿人数与没有问过死亡话题的幼儿人数一样。

    此外,32.3%的幼儿经历过亲属的去世,18.6%的幼儿“见到过丧葬,并对此有所理解”。

3 家长对子女询问死亡等相关情形的处理

    在孩子遇到和死亡相关的情形时,79.6%的家长能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关于死亡概念的教育,告诉幼儿死去的动物“再也不会回来了”,46.7%的家长会利用移情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伤心,安慰孩子,92.8%的家长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鼓励他(她)做开心的事”。

4 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态度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自发地万死亡游戏(如装死、丧葬等),教师应该怎么做呢?家长对此的态度如图1所示:
      
 

    经检验,χ2值为23.766,p< .01,这表明两者有极其显著性差异,即持“制止”态度的家长远远超过持相反态度或模糊态度的家长。

    对于是否能接受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活动的问题,家长的态度是明显的(见图2):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63.5%的家长明确表示难以接受,远大于能够接受的37%。经检验,χ2值为12.126,p< .01,即表示难以接受的家长远远大于持相反态度的家长。

    但在另一相似问题“是否希望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中,57.5%的家长表示不希望,而42.5%的家长则表示可以接受,希望开设。经检验,χ2值为3.74,p> .05,也就是说在是否在幼儿园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问题中,从整体来讲,持支持或默认态度的家长与持反对态度的家长人数基本相同。

5 “死亡的态度”和“生命教育的态度”的相关

    研究者先“对死亡的态度”会影响“对生命教育的态度”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到r为0.319,p< .01,也就是说“家长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确定“家长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态度”两者的关系,研究者以“家长对死亡的态度” 为自变量,以“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态度”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的F值为18.716, p< .01,R2为0.102,这说明家长“对死亡的态度”的确影响“对生命教育的态度”,其预测效果为0.102,即影响程度不大。

(二)教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教师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客观的生命教育概念的指导,从“如果幼儿园的小动物死去了,我会告诉他们小动物再也不会回来和我们一起玩耍了”统计中可以看出:79%的教师能够给予幼儿正确的回答和引导。

    教师对假设情景“如果幼儿园养的小动物死去了”该怎么办的回答情况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83.3%的教师能够尊重幼儿,和他们一起商讨处置所遇到的问题。

    83.3%的教师认为“儿童应该有关于死亡的客观概念”,66.7%的教师认为“生命教育可以降低儿童对死亡的恐惧”,94.4%的教师认为“生命教育帮助儿童认识到生命的意义”,88.9%的教师认为“儿童应该具备一些面对不幸和困难时如何调节自己情感的策略”,96.3%的教师认为“在儿童对死亡的话题感兴趣时应该给他们一些指导”。但63.0%的教师认为“儿童太小还不能理解什么是死亡”。

    如果在幼儿园有幼儿自发地玩死亡游戏,教师该怎么办呢?老师对此的看法统计如下:


    经检验,χ2值为0.296,p> .05,也就是说对幼儿自发玩死亡游戏持制止和相反态度的教师人数基本相同。

    但53.7%的教师觉得“如果在幼儿园进行生命教育”难以接受。对于“如果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是否愿意实施这个课程”,教师的回答不容乐观,仅有25.9%的教师乐意去实施这一课程。

(三)教师家长对生命教育态度的比较分析

    鉴于教师和家长问卷中有9道关于“对生死教育的态度”的同质题目,为了比较教师与家长对生死教育的态度,研究者对两者的态度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t值为1.630,p>.05。可见,教师和家长在“对生死教育的态度”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四)幼儿访谈结果

     研究者对幼儿的访谈中发现中班幼儿已经掌握死亡的内涵:他们知道死亡后“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再和我们一起玩耍,心脏不会再跳动”,即它们了解死亡的躯体功能失效性——身体一切器官停止一切生命活动;对于死亡的不可逆性——一旦死亡就无法复生,有些幼儿懂得死亡后不能再被救活,也有很多幼儿都希望能被救活,可见对这个问题中班幼儿未达成一致。

    同时,幼儿对死亡的小动物深表同情,希望小动物的妈妈把它带回家,把它埋葬等等;对丧失小动物的的幼儿也很同情,并想出各种办法帮助他们。

四 讨论

(一)家长有关于死亡的客观理性看法

    中国传统的儒文化重生轻死,对死亡采取回避的态度。儒家文化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谈论死亡总会或多或少引起心理冲突,带有恐惧感。和“死”同音的汉字和数字被认为不吉利;“死”用不同的词来代替。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更坦然。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西方文化更认同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时间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更能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

    在现代生活中,家长同时接受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死亡独特的态度。从研究中可以看出家长已经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死亡,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种自然现象,能够正视快节奏生活中的死亡问题,但对于死亡问题还存在一些焦虑,这也是正常的。我们还可以看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新一代年轻父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在思考,他们并不完全赞同传统的观点“好死不如赖活”,同时,由于现代丧葬方式的改变——接受西方文明的结果,他们减少了对墓地或者间接地说是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一种归于理性的表现。而对死亡问题的焦虑却很难找到解决途径,很多人仍然避讳了解或谈论死亡,这就造成他们不愿更多或主动地了解关于死亡的相关知识。这又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态度。现代人类在两种文化中两种思想中比较、徘徊,接受、吸纳,最终形成这种矛盾的心理。

(二)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面对生活和不愿对孩子谈论死亡的矛盾心理

    许多教育者都曾在在文献中论述过生命教育,但他们的论述都集中在理论层面: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国外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国内外的比较,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可能途径等等。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涉及高等教育的不多,关于幼儿的少之又少。虽然我国大陆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在医学界开始对死亡学进行研究讨论,但这些研究讨论主要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的抽象理论研究,并未像国外一样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开展广泛生命教育,所以对社会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直到目前,我国大陆各级学校还没有把生死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因此各种研究也只是集中在理论的探讨上,还未经过实践的检验。家长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也是依据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幼儿进行死亡游戏和幼儿园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持否定态度。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课程问题上家长也只有一半赞同。这也是有背景的: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一些调节情绪情感的技能,他们也觉得开展生命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获得正确地认识,但是家长之所以对开展这种教育存在疑问,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还太小,害怕方式的不恰当或内容的不合适反而使孩子获得对死亡的错误认识,贻误孩子。这就是家长矛盾心理所在。这是合乎情理的,也正是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所需要关注的。如何使生命教育真正降低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有正确地认识,使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获得面对困难时调节自我所需要的技能技巧,是在实施课程过程中有课程本身和教师的方法所决定的。

(三)教师希望幼儿能更好面对生活和不愿实施生命教育课程的矛盾心理

    和家长一样,教师希望幼儿能够具备一些调节情绪情感的技能,更好地面对生活,更好地在幼儿需要时指导幼儿。他们也能够在幼儿需要时给于幼儿正确的指导,并尊重幼儿自己选择,这充分体现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教育更理性化的倾向,及更尊重幼儿的良好做法。不过,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问题上,幼儿园教师却反映出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对死亡的禁忌,表现在不愿实施这个课程。依此看来,在幼儿园真正实施这个课程还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大力支持。

(四)教师和家长在生命教育态度上没有本质差异

    从上述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生命教育态度上,教师和家长没有本质的差异,仅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差异。他们都赞同实施生命教育的积极意义:使幼儿更好掌握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更好地面对生死问题,也同样能够在幼儿需要是对于死亡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但他们又同样对由于方法不当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并谨慎地谈论自己死亡问题:家长在家中不愿谈论死亡问题,教师在幼儿园中不愿实施生命教育。这有文化的影响因素。

    教师和家长态度的无实质差异性可以反映出生命教育依旧处于理论阶段,从未真正在实践中开展过。教师和家长对该问题的看法依旧是受传统文化和幼时家长及社会教育,而不是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相关的理性认识或应对措施。即生命教育还只存在于非正规化的社会教育中,它实施的情形完全依据一些随机的偶然的因素,还未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正式实施,以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因此,教师也未受到专门的教育或培训,他们也不能运用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方法途径在适当的时候去教育幼儿。在美国的幼儿园,教师会正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和死亡相关的问题时,如幼儿园小兔子的死亡、幼儿遇到的不幸,教师和幼儿一起面对已发生的事实,告诉他们关于死亡的正确答案,和他们一起经历痛苦,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在家长的协助下,让幼儿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教师是一个专业的指导者角色,他们和家长是有差异的。

(五)幼儿对死亡客观概念的正确理解

死亡的理解通常涉及五个方面的概念(Brend and Speece,1993;Corr,1995):universality(死亡的普遍性,即人都有一死)、irreversibility(死亡的不可逆性,即一旦死亡就无法恢复)、nonfuncationality(躯体功能失效性,即身体器官停止一切生命活动)、causality(死亡诱发性,即为什么而导致死亡)、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非实体状态的延续性,即躯体死亡后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也就是生着与死者的情感联系等)[2]。

    根据上述理论,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一些死亡的内涵:死亡后躯体功能失效性——身体一切器官停止一切生命活动;死亡后不能再被救活,即死亡的不可逆性——一旦死亡就无法复生:他们能根据生活经验对死亡的原因做出自己的猜测。但他们试图避免死亡或减轻由死亡带来的痛苦。这些概念虽然来源多样:媒体、父母或教师等,但无疑他们已经具备一些关于死亡的正确客观基本认知。

四. 结论

(一)教师家长对死亡和生命教育的态度处于矛盾之中

    教师和家长对生命教育功能的认同和对生命教育方法内容的质疑说明他们对死亡和生命教育的态度处于矛盾之中。其实这两方面的问题也是在实施这方面课程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怎样把好的想法运用适当的方法是实施以一件需要技巧的事情。《比比和朋友》的课程为大家展示了如何更好实施的平台,它解决了教师和家长的担忧。

    同时,在实施课程中也应该注意到教师和家长的情绪情感反应,使教师和家长能够在课程中受益,能够欣然地接受这个课程,以免造成心理的压力和矛盾。尤其是教师,应该接受专门的培训,使他们首先具有正确的态度及应对的措施,才能作为真正作为指导者实施好该课程。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考虑中国的文化背景

    课程的在其他地区的成功实施并不能代表着中国大陆的成功实施,从上述调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幼儿的家长和教师(限上海地区)对生命教育处于双重认识中,既想实现它的积极意义,又担心它的消极意义,这带有西方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痕迹。因此,在实施课程中,应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教育的独特观点,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符合中国人习惯和认识的方法实施《比比和朋友》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真正使生死教育课程成为对幼儿有益的教育。


注释
[1]唐庆,唐泽菁.生命教育漫谈.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2]唐庆,唐泽菁.生命教育漫谈.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参考文献
[1]唐庆,唐泽菁:生命教育漫谈,《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2]孙传宏,杨海燕: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3.。
[3]宋晔:一个亟待关注的课题:生死教育,《上海教育研究》,2003.02.。
[4]韩映红,王银玲:美国儿童生命教育及其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01.。
[5]夏凤鸣:“生命教育”三题. 《教书育人,2003.01.。
[6]刘彤:亲历美国幼儿教育(之三)——幼儿园的生命教育,《早期教育》,2004.11.。
[7]宋晔: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思想•理论•教育》,2003.Z1.。
[8]严晓鹏,罗爱华:论生命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结构与建构功能,《温州大学学报》,2004.06.。
[9]杨海燕:论大学生的生死教育,《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华东师范大学 朱家雄 李芳

 

责任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