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在《外国民歌200首》的“目次”页上 出处:朱家雄的BLOG 时间:Mon, 18 Feb 2008 07:06:27 +0000 作者:朱家雄 地址:https://www.zhujx.com/blog/read.php?32 内容: 昨天,我在写博克“密西西比河上的浮想”时,翻出了那本文化大革命期间幸存的《外国民歌200首》(袖珍本)。那是音乐出版社1958年的版本,定价0.56元。在我家中,比这本书更老的书已经是极少的了,因为它帮助过我度过了那文化毁灭性的年代,至今我仍然珍藏着。 其实,这本书对我而言,价值主要还在于让我记得那个年代,原因很简单,现在很少唱歌,即使偶尔唱唱,也只是跟着卡拉OK,用不到再去翻阅歌本了。因为要寻找“老人河”的歌词,让我去翻开了这本已经久违了的小本本。 在《外国民歌200首》的目次页上,我发现了许多用钢笔画的“叉”,现在想来,一定是我自己画的。《外国民歌200首》的歌曲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现代歌曲和民歌”,其二是“古典歌曲”。我寻找到了我在那个年代画“叉”的规律:“古典歌曲”全部被打了“叉”,因为这是“复古”;“现代歌曲和民歌”中的爱情歌曲也都被打上了“叉”,因为这是“资产阶级情调”;还有那些个带有浓厚“小资色彩”的外国民歌也被打上了“叉”。没有被打“叉”的歌曲大概占四分之一,诸如“国际歌”、“列宁山”、“祖国进行曲”,等等。 现在确实已经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从逻辑上讲,有两个可能性,其一是教育的结果,那就是我被那时的时势确实熏陶成为是这样想的了;其二是保护自己,那就是我实在不愿意将这本书也“革命”掉了,于是为它装上了“保护机制”,对革命者的革命行为有个“交代”。 从历史的视角看,我认为这两个原因都是有的。一个在那年代成长的人,多少会自觉不自觉地这样想、这样做的,这就是熏陶,虽然很无奈。但是,作为一个有需要的人,我想后一种原因占的分量会大一些,人毕竟是人。 Generated by Bo-blog 2.1.1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