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年年不收年年种” 出处:朱家雄的BLOG 时间:Thu, 19 Mar 2009 23:34:09 +0000 作者:朱家雄 地址:https://www.zhujx.com/blog/read.php?272 内容: 日前,一位青年教师给我发了条短信,要求我给她在科研项目申请书上写个推荐,并签上名。她的短信结尾是这样一句话:报课题,正是“年年不收年年种”啊!我看了这句话,心中是不好受的。 我在被称为青年教师(其实已经是人逢中年了)时,处境要比现在的青年教师好得多,那时的我,只要申请项目,几乎都能中标,不管是国家级的,还是省市级的。倒是进入了国内外的学术圈,多少有了点名声以后,申请课题变得越来越难了,开始还有点自责,反思自己是否尚有不足之处;多次以后,慢慢明白了个中的道理,觉得何苦“年年不收年年种”呢,也就不去那些个“不会种出庄稼的地方”再去“播种”了。 而今,学术权力化和学术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评审就是评委分赃,你给我,我评你,剩下十之二三,再拿来装门面。”这样的说法虽然有点过激,却也不是空穴来巢。在学界里呆的时间久了,耳濡目染的,经常会知道些稀奇古怪的事儿,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了。倒是时不时地受到一些“学术机构”的商业化干扰,我是有点上火的,他们说要对我作番包装,其实为的只是要钱。 而今的我,已经不再为能否申请到课题烦恼了,因为课题的多寡与课题经费的数量似乎已经与我没有太多关联。在国内的学术界,我可以对课题的级别和经费不屑一顾,当然不必为了能申请到课题而低头哈腰,阿谀逢迎。 而今的我,为青年人有点打抱不平。青年人不会像我一个样,他们需要课题,因为他们需要考评,他们需要业绩,他们需要提升等级,他们更需要能发挥自身潜能的平台。他们不会像我一个样,可以避开“荒土”,另辟蹊径,或从异国他乡引进课题和项目,争取到可观的研究经费,过更好的日子;他们也不会像我一个样,可以自鸣清高,不屑于为是否能申请到课题而动感情。 也许,他们只能在无奈中感叹:“年年不收年年种”! Generated by Bo-blog 2.1.1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