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绿相间的银杏叶(三)》出版了(三) 出处:朱家雄的BLOG 时间:Sat, 22 Aug 2020 15:03:59 +0000 作者:朱家雄 地址:https://www.zhujx.com/blog/read.php?2272 内容: 《黄绿相间的银杏叶——朱家雄学前教育论文选(三)》出版了。在这三本论文选中,有三篇文章可以相对反映我学术立场和观点的重要文章,它们是《从皮亚杰到维果茨基》《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西方学前教育思潮在中国大陆的实践和反思》。 《从皮亚杰到维果茨基——论两位心理学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发表在1999年《学前教育研究》上,它写在我国正处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掀起阶段,皮亚杰理论受到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追捧,“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DAP)”刚开始被国人认识,瑞吉欧教育也刚被引进。在这篇文章中,我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应具有皮亚杰理论以同化为主的学习以及维果茨基理论中具有文化传递需求的、指向最近发展区教学这两个基本特征。换言之, 较为理想的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 又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符合社会需求和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轨道。”“在教育实践中, 教学的作用并非如同皮亚杰所述的那样消极。教学固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某些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 但是, 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教学应向儿童传递他们所处的文化中对他们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应能主动地去激发和促进儿童发展和形成尚未存在的心理机能。” 《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发表在2007年《学前教育研究》上,它发表在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到达了高潮时期。在那个时期,我遇到的是西方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与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之间不相容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意识到“这也许就是文化,文化通过层层的生态关系在影响和制约着学前教育实践。”我也讲到:“儿童发展理论并不等于学前教育理论。把儿童发展理论当作幼儿园课程的唯一理论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是有局限性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存在问题的。”我特别指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各种意识形态的交汇,使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地域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去殖民化的研究方法以及知识的本土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西方学前教育思潮在中国大陆的实践和反思》一文发表在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基础教育学报》上,这篇文章针对我国当时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涉及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潮影响下,如何基于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根本,把握幼儿园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要对价值无涉与价值有涉、宏大理论与地域知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以及学术研究与实践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其中一些主要观点,迄今依然受人关注,诸如“幼儿园课程变革不可对社会和文化缺乏敏感性……课程应该超越儿童发展,因为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什么才是儿童应该知道的和教师应该教的”“在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同时,也能保持文化和知识的多元性和地域性”“在思考幼儿教育的问题时,基本的出发点并非只是所谓‘公认’的或‘倡导’的宏大理论,而是在背景中的幼儿教育实践”…… Generated by Bo-blog 2.1.1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