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荷兰阿纳姆的国际会议上,我与马可对中国与美国在文化上的比较,以及这些比较对教育的隐喻等问题有过多时段的交流。
    我赞同他关于中国文化崇尚集体,等级制度是维护中国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的基础,至少在近几十年中不会根本改变,而且即使改变了也对中国的发展不利。我也赞同他关于美国文化崇尚个体,平等、自由、自我等是美国人追求的价值,这样的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植入了美国人的心灵,而且即使改变了,也与美国的所有一切不相适应。
    二十多年以前,我在美国的一个幼儿园“蹲点”时达半年,我不能理解幼儿园教师看到幼儿在乱涂乱画时,她们却总是在赞扬他们。一次,当我问一个幼儿“你在画什么”的时候,一位老师冲了过来,气冲冲地对我说:“你不要干扰孩子,他正在进行真正的创作!”以后,我慢慢地懂了,原来美国人与我不一样。这次,马可在演讲时出示了一幅漫画,说的是一群孩子在滑雪,一个孩子摔了斤斗,边上的成人(家长?老师?还是……)却说“摔得真好!”看了这样的漫画,我再也没有惊奇了,产生的想法只是:中国人绝对不会这样说,这就好比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孩子乱涂乱画时也没有好的感觉一样。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两年前,我听过一个研究报告,说的是一个西方国家的孩子正在拿着个东西玩,他的父母得知他的玩具是从其他孩子那里买来时,开始责备他了,这个孩子指着他的父母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你们与关!”这样的事在美国一类的西方国家是受到褒扬的,但是我不相信中国人愿意接受它。
    这些年来,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级制度在削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在淡化,这并非坏事,因为文化是会变化的。但是,在中国人心里的深处,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面,许多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甚至是不会改变的。
    对教育价值问题的思考是应该与文化相一致的。如若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在改革教育的时候恐怕不能走极端,不能将许多美国人认同的东西也作为我们必须认同的东西,否则,我们就会变得有点“不伦不类”的了。
| 引用(0)
谢谢
2008/04/13 16:08
但是,我们会不会变得不伦不类呢?有一天,女儿读课文,巴金的散文《日、月》,其间有一种思想就是歌颂为追求光和热而舍弃自己生命的“飞蛾扑火”的牺牲精神,歌颂抗日战士舍弃生命的精神。很有意思的是,女儿当时发感叹说:妈妈,其实我觉得象飞蛾那样牺牲多可惜啊,生命都没有了,还追求什么呢?我笑了,我知道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为信念而献身的思想已经在年轻的一代中开始动摇,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开始融入他们的内心。但是,尊重生命有什么不对吗?我们不是已经明文取消了让未成年的孩子去“见义勇为”了吗?这不正是我们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而做的一个现实的调整吗?我想,两种文化在某些方面,某些阶段是可以融合的。所以,我告诉女儿,在你成年之前,你一定要视生命为最高价值,但是在你成年之后,也许你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中国人是崇尚为信念而活着的民族,但是你崇尚什么,到时候你自己决定吧。只是,我想,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女儿,成年后究竟会是怎样的文化价值追求呢?
ann
2008/04/13 14:02
同意朱老师观点。
现实中“不伦不类”很难避免。比如,在大城市久居的人,回到小城里,在马路边等着人行绿灯过马路。因为没有车过往嘛,人们都过去了。那个人等到绿灯亮起了,抬脚过马路了,却发现过往的汽车不客气了……自己觉得尴尬,旁边人觉得他是个傻瓜。
要是我们把孩子教育的那么“美国味”“西方味”,可是他处的环境呢?他有生存能力吗?很多人报怨自己的孩子到国外呆久了,变傻了,不适合在国内生存了。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