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看达芬奇事件

| |
2012/01/03    18:14    5483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这两天,我一直在等待央视对达芬奇造假事件的回应,也查阅了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央视官方网站,网站上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我猜度,出现这种状况的可能性有两个:其一是,央视官方正在进一步收集证据,以便有力地应对达芬奇提出的质疑和即将到来的诉讼;其二是,准备切割官方与记者个人之间的干系,将可能引来的污水洗刷干净。
    由于缺少及时的回音,社会舆论正在朝着不利于央视的方向发展。看到各种网站上发表的微博,虽然老百姓一开初对于达芬奇这样在中国牟取高额利润的老板们心怀不满,但是现在已经开始趋向责怪媒体人造假的方向发展而去。看来这件事情要闹大了。
    下面摘取几段微博的博文:
    “哈哈!看看达芬奇家具的报道,应当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天下本无公平,可以欺负人,被人欺负也很正常,但不能把人逼上绝路,否则,跳下悬崖的肯定是拥吻殉情的一对!行行如此!”
    “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确实恶劣,中国不允许才6亿的达芬奇可以选择不理会潜规则,但最大失误是其中介费未能满足所谓SB记者的胃口,达芬奇如果给李文学送的是1000万而不是100万,结局不会如此不堪!启示:烧水要烧开,送礼需到位。另,企业做起来太难,但倒下太容易了!”
    “《达芬奇案中案》,称遭央视记者敲诈勒索,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在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开始热播后,许多地方台推出类似节目,南京电视台某频道也推出了(不知道现在还不?),我经历了‘投诉-采访-作假-勒索-花钱-摆平’这样一个历程。媒体无良,是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的标杆。”
    ……
    这些话够狠,够辣,够情绪化,够有扇动性。
    我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现在,双方都处于这样的状态。
    现在大家都在等待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事实说话”,而陷入此事件的双方都在“准备事实”。
    事实就是证据,在某种程度上说,有时事实却会演变为一些“策略”、“方法”和“技术”。善良的人们都希望看到事件的客观的、本来的“面目”,但是,在“价值”、“立场”和“利益”这些东西的面前,事实会有可能沦为一种“解释”。这样的说法和做法虽然“本质”,却隐含极大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全盘皆输”。这就像是在“走 钢丝 ”。
    看人“走钢丝 ”比看人在平地上走路好看,尽管被看者有风险,甚至是极大的“风险”。
| 引用(0)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