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买卖论文一年达10个亿,这在世界上绝对是个奇迹,是个很多人不敢想象和不敢相信的怪事,是个很难跟异文化的人解释清楚的现象。
    如果要寻找这一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那就是我们的评估体系。评估是件麻烦事,评估一定会有标准,不管标准倾向于主观还是客观,倾向于过程还是结果,还是要有标准的。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如若评估标准太偏向于品质,偏向于过程,偏向于主观,那么不久就会被异化,就等于没有了标准,于是,各评估机构不得不以客观性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在操作层面上就是数量,就是某种客观标准下的等级。
    在中国,之所以买卖论文的产业能做得那么大,就是因为人太多,资源和机会太少。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人要升等升级,都有那么多的人要从高校毕业,都有那么多的人要通过年终考核,每个要过关的人都要过“论文考核”这一关。
    在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的情况下,在独木桥一端“把关者”成为了重要的人物了。如若“把关者”还算是个公平的人,面对如此多的蜂拥而来的人是难以有所作为的,至多只能粗粗地处理问题而已,由是,只能采用“全或无”的方法作出抉择,即要么通过,要么不通过,衡量标准就是数量,就是某种客观标准下的等级。
    其实,并不是那么多的人都有同等的机会能够在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因为期刊的数量有限,而需要量又那么的大,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卖方市场是占了优势的,总会有人会去主动进行买卖的。
    可悲的是,有时这种买卖成为了一些期刊的生财之道,成为了一些皮条客的生意经,评估本来有的意义反而变得没有了。
| 引用(0)
酸牛奶
2010/02/02 16:24
用自己名字名命的专家不会是骗子
朱家雄 Email
2010/01/15 10:50
建议灼灼不要这样评价梁老师,她一直是我很尊重的老师,谢谢。
幸福的种子
2010/01/14 14:57
我这才知道,“结果取向”的势力很强啊。只要一谈到评估、一谈到调查,仿佛就掉进了搞标准、弄问卷、算分数、评等级的窟窿里,没完没了地拍脑袋,什么都要量化、要科学化、要绝对平等。觉得很没劲、很迷茫。
灼灼
2010/01/13 23:39
所以市场上有这样的调侃“专家,专家,专门骗人家~~”比如,北师大的梁志燊------是学前教育的耻辱。生财之道,成为了一些皮条客的生意经。很多所谓的教育机构,拉起这张虎皮,做了一些违背教育道德底线事情~也就是中国会有这样多的论文买卖,这样的多的生财之道-----------钱作祟!!!何时中国的教育不再继续腐烂下去!!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