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儿时的糗事很难忘记,在幼儿园中所发生的事情,即使到了小学,甚至到了中学,依然耿耿于怀。
    夏日的一个下午,教室里正在上计算课,笔者忍不住打了个盹,被王老师(迄今依然记得她姓王)看到了,她让笔者起身回答她正在教学的问题:“一斤等于几两?”因为当时没有在听老师的讲解,笔者自作聪明地回答:“10两。”王老师提起了手中的秤,有点严肃地说:“记住了!一斤不是10两,是16两!”
    从此以后,“一斤等于16两”便“先入为主”,深深地印刻在笔者的脑子里了。
    在上小学时,那时一斤还是等于16两,直到有一天,当笔者被告知一斤应该等于10两,顿时蒙圈了,“是自己当初就没有错,而是王老师错了,还是……”。但是,语文课本中的成语“半斤八两”似乎又证明王老师是对的。
    在上中学时,逐渐习惯了运用10进制的斤两,笔者不再质疑了,直到有一天在香港买东西,发现那里的秤不仅是16两制的,而且1斤的分量不是500克,而是 604.79克,笔者又“犯晕”了。
    以后,见识多了,才慢慢懂得“一斤等于多少两”,并不是说“一斤必须等于多少两”,那只是一件由权威确定,由大家遵从的事情。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一斤定为16两。十六两制袭用了两千多年,一直沿用至1959年,因为折算麻烦,改为十两为一斤”。
    以后,也慢慢懂得很多事情就如同斤两一样,只是人为的确定,或者是约定俗成,这些事情与科学规律是不相同的,夏令制时间、纪念日日期、会议进程等都属于这一类。
| 引用(0)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