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正因为复杂的学科难以定义,多有歧义,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多种定义,于是就会产生悖论,甚至会产生很多的悖论。教育就是一个有很多悖论的学科,教育实践就是一个左右不是,备受否认,甚至备受谴责的一个领域。教育充满着悖论的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普适化和绝对化,是因为存在着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中国的教育如此,其他国家的教育同样如此。
    例如,在幼儿园教育中,一方面提出,要从儿童的视角去研究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根据研究结果组织、安排和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又不知道如何去做研究(其实很多专家也不知道),因为儿童是本读不懂的“书”,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是内在的,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都不同,并随时间、地点、情景而变化,教师不可能弄清楚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即使“清楚”了,也难以根据研究结果安排和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
    又如,一方面大力倡导教师自制教具、玩具,以适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另一方面却无法保障自制教玩具的安全、卫生要求,无法保证自制教玩具的教育性。
    人们为了追求教育的科学性,不遗余力地教育实践中寻找普遍规律,试图按照普适性的原理运行教育。其实,教育实践并不存在普适性的真理,相反,充满了许多的悖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各种人员,他们的立场、视角和思维方式都不相同,他们面对的问题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他们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对话,而不可单向包办和取代,否则就会导致“弱势”一方丧失话语权,在行动上无所适从。
| 引用(0)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