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是上海市课程与教材改革委员会聘请的专家之一,负责学前教育教材的编写。记得许多年前,上海市教委有关部门发布过两个文件,一个是讲如何在教材中体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另一个是讲在教材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问题 。我当时是举双手赞成的。
    好几个月以前,就已经听到北京已经确立了不少研究项目,旨在研究如何在教育机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也听到了一些省的教育厅长从教育部接受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硬任务。上海其实也做了这样的事。听到了这样的消息,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教育领域改革的方向要发生变化了。
    今天,看到上海市教委主任主持了一个座谈会,落实习近平在北师大讲话的精神。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育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之一。上海一直以来重视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和传统文化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覆盖孩子从学前到大学的教育全过程,并设立启蒙、认知、认同等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
    我在想,要让很多原来反对在教育机构中实施国学教学的人发生改变是不容易的,难怪这两天还有人在写“翻案”文章。

附一:《解放日报》2014年09月18日    [本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市教育系统昨举行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
    座谈会上,市教委主任苏明强调,上海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掌握扎实学识、永怀仁爱之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呵护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基因,着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门课程之内,渗透到学生思想认识之中,落实到学生言行举止之上。
    他介绍,9月17日本市教育系统正式印发了 《关于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目前,市教委正在根据教育部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研究制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覆盖到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和各学科。他透露,由上海组织专家集体编撰的小学到高中共十册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课本》,历经两年,已基本完成。 此课本待进一步完善后,首先将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此外,近期本市教育系统还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如建立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举办上海市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评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项目等。

附二:
    据《青年报》2014年9月17日报道,上海一年级语文教材“瘦身”后的首个学期开学已有两周,新的语文教材和旧教材比较,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们带来哪些变化?老师对新教材的反应如何?为此,记者采访了沪上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老师们普遍反映,现在教学压力比以前变小了,老师教起来更从容,学生学起来兴趣也更大,基本功也练得更扎实了。
    记者在浦东新区浦三路小学特意旁听了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通过课堂观察,验证了老师们的说法。青年报记者曹莹摄影报
课堂直击从容不迫的35分钟[/b][/b]记者来到浦三路小学一年级某班的教室时,预备铃声已经敲响,孩子们正在年轻的语文老师带领下诵读古诗词。在两分钟的预备铃时间里,孩子们诵读了4首古诗词。
正式上课铃声响起以后,老师开始了正式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开学后的2-4周,是入学准备期。在此期间,不要求学生们学拼音,主要是认一些简单的字和句子,学一些规范和习惯。当天的课堂任务是学习第9课,认识“唱歌”“游戏”两个生词和它们组成的句子。
    老师先是给孩子们放了一首《找朋友》的歌曲,还给他们看了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照片。学生们通过听歌、唱歌、看图片,对“游戏”“唱歌”两个词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认识了这两个词后,老师继续扩展教学,让学生们学习了“在校园里,我们唱歌,我们做游戏”这个长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各种游戏,游戏从简到难,逐步升级,在游戏规则里暗含一些规范学习习惯的内容,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字、不知不觉中培养学习习惯。
在这节课的后半段,学生们开始练习握笔学描笔划。老师来到学生们座位旁,逐一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
整节课一共35分钟,学生们游戏做了四五次,其中几次还是离开座位满教室的“全班大挪移”。据记者观察,全班几乎所有的孩子上课时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全情投入游戏。
老师心声现在教学起来更从容    在课后,记者采访了该堂课的授课老师顾老师。顾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她的一堂语文课刚刚获得了全国信息技术大赛教学实践评优的一等奖。顾老师坦言:以前语文教学压力大任务重,很多时候老师不得不赶进度;课堂上也没有这么多游戏环节,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在课堂上容易觉得枯燥,适应起来更困难;老师也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一个个纠正学生们的握笔姿势这类基本习惯。
    该校负责语文教研工作的曹副校长也向记者透露,教改后,一线语文老师普遍反映没以前那么焦虑,不用赶进度了。老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培养学生好习惯上面,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演一演,说一说,唱一唱。学生们操练的机会也多了,每个小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以前是1天1篇课文,现在是3天2篇课文,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巩固新学知识。
该校的张校长也向记者坦言,以前虽然也提倡零起点入学,但真正零起点的孩子要跟上语文教学的进度,除非是天资特别聪慧,一般都会觉得吃力。以前的教材,孩子们一入学就面临非常大的生字量,一来就是1天1篇课文,要默写10个生字,完全是老师拖着孩子们在往前奔,要培养零基础的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惯,难度非常大。教材“瘦身”后,薄了很多,对小孩来说,就算是零起点学习,在课堂上也有和其他同学完全平等地参与学习游戏的机会。张校长强调,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做到安静地坐着听录音,学习语文不是难题。
深度思考为一生的求知欲蓄能小学生家长们对语文教材的抱怨声由来已久,抱怨主要集中在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方面,如课文篇目过多、部分课文篇幅过长、生字相对过多、教学时间过紧、教学要求被随意拔高等。
     凡事都讲究循序渐进。让在幼儿园里成天嬉戏玩耍的孩子们,一步“进化”到1天1篇课文,10个生字默写的水平,不提前学,有几个孩子跟得上?我们的教育专家们心里很清楚。这样一来,学前抢跑的抢得更起劲;犹豫着抢不抢跑的,也无奈随了大流;坚定不抢跑的在孩子入学后面对孩子的语文作业本多半会“悔不当初”。
    于是乎,群体性的焦躁不可避免。德国的小朋友还在玩泥巴爬树,我们的同龄小朋友在幼儿园时期读个拼音班已经成了学前教育的“乞丐版”标配。可等到几十年后,这群在幼儿园时期玩泥巴爬树的小朋友拿走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原因何在?欧洲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也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而一个前苏联教育专家说过:“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
    课本难度降低了,孩子们学习积极性更高了。表面上看,孩子们学到的内容少了,但实际上,这样的“减法”是在为孩子们蓄能,为他们一生的求知欲蓄能。只有当人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他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 引用(0)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