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界

| |
2018/04/10    23:54    14526    朱家雄 思想圆桌 不指定
    
    我曾多次表达过,我一点也不喜欢学界,尽管在那里“混”了三十多年,还是不喜欢,因为太假、太酸、太迂腐,不直、不爽、不义气。
    我根据有人的建议,打开浏览器中的“杨振宁”词条,负面的内容超过了正面的言论,而且所言内容之刻薄、无聊、极端,真让人难以相信是那些还有理智的人所为。我相信,这些言论主要来自学界,而不是来自普通百姓,因为一般人不懂学术话语,一般人虽然也偶尔喜爱八卦,但是不精通于制造八卦。
    平心而论,如果要评选“爱因斯坦后的第一人”,杨振宁或与其同等伟大的前沿物理学家是有资格入围的。如果说,杨振宁当年不回到祖国,也许在当今的网页上对杨振宁是一片赞扬之声。
    按照这样的逻辑推理,那么问题是否出现在“祖国的土地”容不了杨振宁?我不那么想。
    我在北京见过杨振宁,那是在大约十多年前的一次研讨会上,那时,他虽然没有发言,却十分有礼貌地倾听我们的发言;那时,大家都很尊重他,至少国家、大学都尊重他。
    十多年过去了,关于杨振宁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甚至铺天盖地,给人的印象似乎他就是一个“混蛋”。根据我的理解,这些“炒作”肯定来自学界,特别是来自他的“同行”,特别是来自已经成为了“冤家的同行”。
    我感受到的学界,尽管有一些让人赞美的地方,但是并非一个真想要过太平日子的地方。学术研究原本是高尚的,学界原本应该是纯洁的,但是一旦有了某些学人的参与,就变得诡异了,变得风起云生了,变得变幻莫测了,甚至变得难以忍受了。

| 引用(0)
袁晶
2018/04/12 14:04
也许,人的素质和学问是两码事。有的学者可能学问已经很高,但是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以贬低和践踏别人来获得成功感,而不是通过自己在专业上的不断追求。朱老师的文章像一盏明灯,时刻提醒我该怎么做人。
分页: 1/1 第一页 1 最后页
发表评论
表情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emotemotemotemotemot
打开HTML
打开UBB
打开表情
隐藏
记住我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需密码
网址   电邮   [注册]